粒轩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昏君 > 第110章 张璁

第110章 张璁(2 / 4)

翰林院窝着写东西强。

现在效果来了。

彭泽在京畿地区清查庄田,成果巨大。加上目前清查的皇庄,彭泽要清查的庄田数量大约有20万顷,也就是2000万亩的土地。

调动了整个地方官员,才能够清查的动。

当然现在清查工作还没有结束。这么多的土地,哪里是几个月就能够全都清查完成的。还有好几万顷地需要清查,只不过现在正是秋收的时候。百姓忙着秋收,地方官员忙着收税。没有地方官员配合,清查庄田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暂时休息。

但成果依旧非常辉煌。查出来的侵占民田数量达到将近6万顷地,从明年开始这6万顷地就要成为民田,开始能够收税。每年可以收超过五十万石,6000万斤以上的粮食。

这是多么庞大的税。

而且有了这六万顷地,可以安置多少流民。最少可以安置三四十万人,甚至更多。而且这些田地重新成为民田之后,依附在这些田地的丁赋也能够收上来,还可以调动足够的徭役。因此朱厚熜大笔一挥,对于彭泽的报告当中立功的官员,都是奖励。

本来朱厚熜是要对他们都进行官升一级,但顾虑到不同的情况,所以并没有如此。但已经让吏部对他们在此次清查庄田当中的贡献罗列出来。

张璁就名列在内。

彭泽很欣赏张璁的能力。此次张璁跟着彭泽他们清查庄田,张璁虽然是新科进士,却非常熟练地方事务。不管是和各个衙门打交道,还是和勋贵、外戚、宦官打交道,做的都非常不错。而且对于庄田的事情也非常认真负责,很多时候都是亲自下去处理。且整理账目,制定清查计划,张璁都是一把好手。

以至于彭泽这个左都御史,在罗列手底下官员贡献的时候,对于张璁的评价非常高。

年末,或者是明年年初的时候,一旦出现一些空位,张璁很有可能就能够升官。张璁才是一个新科进士,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真的是不多见。

所以王瓒才会恭喜张璁。

“王兄,你可有疑难之事?我看你一脸愁容。”

两个人同乡,虽然年龄相差十来岁,但关系一直不错。之前张璁在会试七次落榜,在京城很多时候都住在王瓒家里。因此也没有多少忌讳。

张璁刚刚看到王瓒进屋的时候,一直是皱着眉头。

“嗯。”

王瓒点头。

叹口气道:“秉用。出了大事情。几天前兴献王孝期过了,皇上派遣礼部右侍郎汪俊大人,还有礼部郎中杨应奎,翰林院侍读学士李时去接兴王妃入京。今天杨介夫要皇上对刚刚登基时候礼部制定的礼仪状盖玺,以孝宗敬皇帝为考,尊封太后为‘圣母皇太后’,完成皇统的传承。但皇上在廷议当中拒绝这个建议,把这份礼仪状打了回来。皇上说,先帝遗旨让皇上嗣皇帝位,非是让皇上继嗣。皇上表示他要继统,却绝对不会继嗣。皇上驳斥杨介夫之后,让礼部重拟礼仪状,且让礼部给兴献王追封一个尊称。”

张璁听到这个,很是惊讶。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宋朝的濮仪之争。

毕竟朱厚熜这个,最相似的就是濮仪之争。都是皇帝登基之后,想要遵从自己的亲生父亲,继而在朝廷掀起了大风浪。因此张璁立马道:“杨阁老说了什么没有?”

“说了。杨介夫在皇上离开之后,跟我言:汉代定淘王,宋代濮王的继位事,可以为据。”

“王兄,杨阁老这句话不对。”

张璁虽然是刚刚听到这个事情,但张璁此人反应很快。

一下就抓住了重点。

历史上张璁在大礼仪之争当中,给嘉靖皇帝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更是直接驳斥杨廷和他们的观点。而且张璁的理论依据一环套一环,把杨廷和他们“护礼派”打的是节节败退。连很多朝廷重臣看完张璁的文章之后,在理论上都认为张璁更有道理。张璁的学问是不用说了,能够坚持考了8次24年会试,绝对也是学富五车。

而且能够成为内阁首辅,可不仅仅是因为会拍马屁。是有自己的本事的。

能够抓住矛盾。

就像是这一次,立马是摇头,认为杨廷和说的不对。对王瓒道:“王兄,皇上是奉先帝遗旨入承大统,非为人后。与汉代定淘王、宋代宋英宗毫无相似,何以为据?两者完全不同的情况,杨阁老过了。”

“所言有理。”

王瓒点头。

的确是如此。

朱厚熜和汉代定淘王、宋代宋英宗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家虽然都是小宗入大宗,藩王继承帝位,但其中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岂能放在一起讨论。

汉哀帝和宋英宗,那都是从小就定下了名分,以太子身份继承皇位的。他们都是继承皇位之前,已经是入继,而不是成为皇帝之后入继。

而朱厚熜不一样。

明武

最新小说: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请公子出山 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唐匠 汉末雄风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诱她失控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救命啊,始皇帝能听到我的心声! 假太监:从给皇后做足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