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昏君 > 第367章 236 暂时盟友

第367章 236 暂时盟友(2 / 5)

远。”

“一点都不远。裁汰朝廷部门,其实根本不需要多少时间。皇上下一步要整理的是南京六部。”

“南京六部?”

王瓒忍不住惊呼。

很快明白自己失态了。

但王瓒是真的非常惊讶。皇帝裁汰朝廷部门,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大事情。甚至有不少读书人“呼天喊地”,认为皇帝在更改祖制。各种劝谏皇帝的奏折是如雪片一样的来到皇帝跟前。

祖制不可改。

大明朝的读书人有时候看起来很是保守。

这个也和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有关系。朱元璋制定“皇明祖训”之后,让后世的皇帝,天天学习“皇明祖训”,就是让后世的皇帝不要更改祖制。其实朱元璋也是好心。

朱元璋自己就是开国皇帝,也可以说是一代雄君。

在朱元璋看来,他要敦促后代,不能让自己的后代跟前面的朝代一样,一代不如一代。所以他写了“皇明祖训”,要求后代皇帝天天读、年年读。一定要按照“皇明祖训”的要求行事,那么就不会出现昏君,大明朝就不会没落。

可惜后世皇帝再怎么读“皇明祖训”,大明朝该没落还是没落,皇帝该是昏庸,还是昏庸。

可是相反读书人天天读“皇明祖训”,牢牢记住了“皇明祖训”。然后用这个,天天劝谏皇帝,做一个好皇帝。只要违反“皇明祖训”,就会批评皇帝。同时也成为了维护祖制的强大力量。

裁汰朝廷几个部门都是如此,要是裁汰南京六部?

王瓒真是不敢想。

“思献兄,你觉得不可能?”

“让我想想。”

王瓒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静静地思考。

皇帝真的要废除南京六部?

王瓒仔细思考了皇帝的以往的作风,以及皇帝最近几年对于南京六部的态度。越想越觉得费宏说的有道理,皇帝估计是真的要废除南京六部。

这些年皇帝对于南京六部的空缺不闻不问,还裁掉了一些无用的机构。看起来的确是对于南京六部不上心。

可是自己现在才刚刚稳固下来,好像不值得冒险。

南京六部,虽然是没什么权力。而且很多官员去南京六部,都是养老的。可是同样也有很多官员都是把南京六部当成是跳板。

废除南京六部,比裁汰朝廷部门,阻力还要大。

自己没有必要为这个事情冲锋陷阵。

王瓒可不是什么为国为民的圣人。得罪那么多人,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因此王瓒道:“费阁老,我年纪大了。这种事情太大,我承担不起。”

王瓒的年纪可不小。

今年已经是六十五岁,马上就是六十六岁。可是费宏才多少岁,费宏过了今年才是六十岁,还是相当年轻。蒋冕也才六十四岁,比王瓒还要小一岁。本来杨一清年纪最大,今年都已经是七十三岁。

可是杨一清的身体比王瓒还要好。

杨一清是真正的越老越妖,丝毫看不出身体有什么问题。王瓒都不知道,杨一清这样的身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致仕。甚至在王瓒看来,杨一清干到八十岁都应该不成问题。

要不是如此,王瓒怎么会那么着急的想要驱逐蒋冕,实在是因为年龄不饶人,同时王瓒的身体也不是那么好。要是按部就班的等着,那么猴年马月王瓒也等不到内阁首辅的位置。

可是冲击内阁首辅的努力失败了,这辈子自己都跟内阁首辅拜拜了。这样的情况之下,现在王瓒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做大事情。

“思献兄,你怎么能说老了呢?你还能做很多事情。对了,湖广巡抚张璁和你是好友?”

“同乡好友。”

“我最近看了他在湖广做的事情,真的是锐气逼人。很多做法,我想都没有想过,但效果看起来真的非常不错。张璁大才,宰辅之才。他要是有任何的要求,朝廷都可以满足。”

王瓒看了一眼费宏。

费宏就像是没看到王瓒的表情一样,继续道:“我看张璁真的很不错。以他这一年多的成绩,我想年末的时候完全可以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他在湖广有了成绩,改革顺利,就能够回朝。我看三年之内,成为朝廷正二品没有问题。五年之内成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或者是吏部尚书都不成问题的。你和他是同乡好友,有这样有前途的同乡好友,思献兄应该高兴。”

王瓒脸色变得凝重。

明白这是费宏开出的条件。

费宏今年才五十九岁,只要皇帝不发作费宏,那么再干十年内阁首辅都不成问题。费宏虽然开始的时候,看起来有些势单力薄,手中的力量有限。但随着费宏坐稳三年内阁首辅位置之后,投奔他的官员越来越多。费宏在朝中的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

费宏这是答应,五年之内一定让张璁成为朝廷重臣。

最新小说: 假太监:从给皇后做足疗开始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请公子出山 诱她失控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汉末雄风 救命啊,始皇帝能听到我的心声! 唐匠 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