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游戏竞技 > 魂穿春秋当领主 > 第69章 万事开头难

第69章 万事开头难(1 / 2)

老楼家的新封地位置

那个“领主权利”对所有贵族都通用,只是属于国君的“领主权利”要比贵族多一些,多在山地和河系的特权方面。

楼令现在就一个疑问,属于国君的专利里面包不包括湖泊。

“不包括吧?”敖被问得愣住,不是那么确定的讲出答案。

反正在楚国那边,国君连铜矿都无法保证封君不私自开采,面对黎庶到河中打渔都睁只眼闭只眼。

中原的一国之君却是非常严格,面对有人偷偷开采铜矿,历来就是阻止加严惩,屡教不改就该是灭其满门了。

其实,中原之君与楚国之君的不相同也是地理因素所带来。

中原被开发了很久,几乎所有能利用的地方都有人烟。

南方那边不一样,越南方就越蛮荒,再来就是森林与山地远比中原密集,再则沼泽区也着实是多了一些。

楼令看到了敖的不自信,觉得还是机会专门问一下懂行的人比较好。

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楼令并没有待在一个地方不动弹,巡视完了城池之后,人便在周边到处逛起来。

与此同时,楼令已经派楼黑豚回去“楼”地,主要是调遣另一批人手过来,赶紧将“平陵”这边的基础统治权建立起来。

“筑城……,现在的老楼家根本没有那份能力,只能将老旧城池稍微修葺一下,等以后实力更强了再来考虑筑新城。”

“我的治下,加上奴隶本来有五百余人,算上‘平陵’本地的人口以及国君等人的赠送,全部到手之后的总人口过万了。”

“一万的人口,怎么也要有五十万亩农田打底,要达到自产自足起码需要百万亩以上的农田。”

“目前当地也就万亩左右可以耕作的农田,我……”

楼令一想到每一人至少需要一百亩农田就头大!

为什么一个人至少需要一百亩?因为是耕作其中的一半,另一半放着恢复地力。

另外,之所以一人要一百亩那么多,主要是每一季度的产出比较少,正常平常一亩也就产出现代的两百斤粮食。

在当下,一名成年人一顿饭放开了吃,要吃五六斤的粮食。一亩农田一个季度的产出才两百斤,真的不够一名成年人吃十七天的。

并非所有人都是光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通常是一对夫妻要养活整个家庭,一户人少了六人,多了就十来人。这就是一户人家为什么要有一百亩农田的原因了。

当然,老人或小孩也不是光吃饭不干活,他们其实也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是效率比不上正值壮年的男子或女子。

有一个现象也是楼令魂穿过来才知道。

这个现象就是,若非“士”阶级以上,或者是“国人”的身份,要不然无论男女其实大多没有属于自己的家庭。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普通黎庶并未组建家庭,男女之间就是临时搭伙,他们本身属于某个家族的财产,父母以及儿女也是家族的财产。帮助家族干活,吃、喝、穿、用也是家族提供,自身是没有财产拥有权的。

说白了就是,“士”阶级以上或拥有“国人”的身份,以下阶级的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恒产,甚至连他们都是属于他人财产的一部分。

这也就造成一种现象,一家之主可不是管好有血缘关系的人就足够,还要照应治下属民的日常消耗。

因此,理论上无论男或女的黎庶,他们一生可以频繁更换伴侣,老了之后却要面临老无所依的窘境。

有一个很现实的情况,普通黎庶其实也无法拥有太漫长的寿命,能够活到三十岁以上都算长寿了。

那些对于生活在春秋时代的人来说是一种普遍的认知,不见记载于正史之上,只能从一些非正史的文献才能瞧见一丝半毫的记录。

至于什么每个朝代的平均寿命?其实历朝历代也没有将普通人算进去。当代或后世的人,他们记录或能找得到资料的文献,其实都属于达官贵人这个阶层。

普通人出现在史书之上,一般就是“某年某地大疫,赤地千里,人口锐减”之类,不止名字没有,可能连作为“数字”都没有资格留下。

楼令一圈走下来,算得上舒心的就一件事情。

“这边溪水纵横交错,不用刻意修建水利,能够根据实际环境进行开荒。”

“要是能够开垦出来,仅是城池的南部和东部,起码能够开垦出七十万亩以上的农田。”

“我现在亟需的是赶紧选定新一批的‘徒’,再划分他们的食邑。”

“一万人口,选定一千……,不,选出五百‘徒’的数量,应该是合适的吧?”

楼令已经知道“分封”是怎么回事了。

如果楼令提拔谁晋升为“徒”的身份,那些获得“徒”身份的人也就只能惠及三代。

怎么说呢?就是谁成为“徒”之后,能够带

最新小说: 四合院:于海棠是我小姨子 古墓迷踪1 骈袂世界 战火纷飞,敌人都去死! 魂游界 穿越王者荣耀成为王者 末世:打造丧尸佣兵团,让我守护万千女神 铁路求生:我拥有复制天赋 开始召唤141特遣队 举国对抗异界入侵:开局上交一颗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