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朱标的可惜(1 / 2)

之前的时候,对于商部尚书这个职务,他不是没有从朝廷的现有官员之中考虑过,但是吧,对于那几个尚书职务的家伙,朱标还真是没有动过什么心思。

毕竟对于他来说,一是这些尚书们大多称得上是位高权重,轻易动他们不太好。

要知道,这些人不仅仅是资历老,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在老朱当皇帝的这个时间段中做到一部尚书这个职位的人,哪里有什么普通人啊?

或者说这些人都能够算是老朱本人的亲信啊。虽说出于对他这个太子的尊重,这些人是会听从他的命令,但是具体执行成什么样就不是朱标能控制得了。

所以在考虑商部尚书这个职位的时候,朱标下意识就将这些尚书之类在老朱这一朝位高权重的家伙们给排除了。

可是今天朱肃这么一说的时候,朱标却反应过来了。

对啊,虽然说现在的朝廷之中,大部分的官员分为三类,一类是自己的亲信,诸如刘璟等人,大多以勋贵二代为主,年轻,充满活力。

而另外一派则是老朱的亲信,当年建立了大明得主力军,比如徐达汤和,比如李善长等人。

这些人如

今在朝堂上位高权重,举足轻重,虽说尊重朱标这个太子吧。

但是你要说让这些人完完全全去听朱标的,多少有点扯。

至于第三类,则是大明建国之后入仕,从年龄上比勋贵二代们要大一点,但是从资历上来说又要比大明的勋贵们弱上一层,

这些人的数量不少,凭借着不犯大错的性格,倒也没犯什么错误,因此可以称得上是如今朝廷的中流砥柱了。

他们虽然既不受老朱的信任,但是因为年龄和能力背景的关系,也没法成为朱标的得力干将。

只不过吧,因为不够突出,倒是也没人多余把目光投向他们。

而在除了这些人之外呢,还有极个别的几个人。

无论这些人原本是什么派系,无论是出于什么理由,需要他们去和朱肃打交道。

因为朱肃这个人的行事风格太过于明显,难免会引起朝廷的注意。

但是吧,这些人的身上也是被打上了朱肃的印记。

比如郭允道,比如赵俊。

让朱肃的人去担任商部尚书,固然有扩大了朱肃的权力的嫌疑,但无疑是最合适的。

而在朱标看来更是好事一件儿啊,毕竟之前的时候,朱肃对

于商部的事情可是百般推脱,就差装病来一句自己身体不舒服,实在不适合担任商部尚书。

而且吧,像是顾锦山这些未来的新贵,朝廷是肯定要给他们安排职位的。

新建立的商部没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又需要做实事,让这些人去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在朱标看来,朱肃在这事儿上的眼光是真不差。

能拿主意做决定,能够选贤任能,这份才能担任宰相倒是也不差。

可惜吧,朱肃毕竟是皇子,又是自己的亲弟弟,历史上还真没有亲王担任宰相的先例。

而且吧,宰相这个职位,可是老朱亲自下令废除的。

对于朱标来说,只要老朱还活着,肯定是不敢去琢磨重新恢复宰相制度的事情了。

“可惜啊。”

即便是心中再感叹,对于朱标来说,让朱肃去担任宰相的事情是不用考虑了。

不过其他的事情嘛,该考虑也是需要考虑的。

比如,老朱的罪己诏。

而在另外一边,从太子府出来之后,朱肃就有点头疼了啊。

大明宝钞的事情即将结束,这也就意味着,新的货币制度必须要尽快建立起来了。

或许在这个时代之中的

其他人眼中,这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在朱肃看来,这种事儿可不简单,若是一个不慎,搞不好就是大明版本的金融危机了。

所以这个时候,对待大明宝钞的事情,肯定需要慎之又慎。

回到了周王府之后,朱肃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府中的工匠。

“宋师傅,你这会儿有功夫吗?我这儿有一件事儿需要你尽快去安排。”

王府之中的工匠不少,但是能力,威望极为突出的也就几个人。

而这几个人之中,除了这位姓宋的师傅之外,其他人要么去研究纺织了,要么去研究蒸汽了。

宋师傅心中难免有些激动,毕竟自己研究的多是造纸印刷这块儿,相比于府中的其他被重用的工匠,他可是被闲置太久了。

说不羡慕那肯定是假的,毕竟都来到了周王府中,其他人都已经在建功立业的路上狂飙猛进了,可是自己却寸功未立。

没想到今天这泼天的富贵终于是落在了自己的身上啊。

但是吧,王爷亲自来找自己,这毕竟不是什么小事儿啊。

最新小说: 假太监:从给皇后做足疗开始 唐匠 请公子出山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汉末雄风 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救命啊,始皇帝能听到我的心声!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诱她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