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报社(1 / 2)

今天张大华跟秦思敏一起去李卫东家里吃饭。

机械厂旁边就是厂办小学,三个人先去小学,接上李卫东家的三个孩子后,再一起前往他家。

秦思敏发现李卫东真的很爱夸奖媳妇儿,跟上次一样,李卫东又在路上强调了,他媳妇儿做的饭相当好吃。

李卫东的媳妇儿在县政府工作,现在夫妻双方是职工的,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单位分配的住房来居住。

县政府家属楼虽然位置比较好,但是面积却没有机械厂分配的房子大,因为家里孩子多,李卫东夫妻两人就选择放弃了县政府家属楼,全家住在机械厂的职工宿舍。

三个人到了李卫东家里的时候,她媳妇儿钱玉华也刚到家。

李卫东跟批秦思敏介绍道:“秦顾问,这是我媳妇儿钱玉华,你叫她嫂子就行。玉华,这是我们厂的秦顾问,我上次跟你说过的,今天终于邀请到她来咱家吃饭了。”

至于张大华,已经来他家好多次了,早就认识了,不需要再介绍。

钱玉华是个很爽朗的人,她热情地伸出手跟秦思敏握手:“秦知青,我早就听我男人说过了,你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帮了他们机械厂的大忙,他这个人我了解,能让他开口夸奖的,肯定是个有真本事的人。”

秦思敏顺势把李卫东的媳妇儿夸了一番:“他也经常跟我们说起您,说您做的饭,比外面的大厨都要强多了,由此可见,您也是有真本事的。”

钱玉华笑笑:“我从小就爱研究吃的,家人朋友都爱吃我做的饭,不过比大厨都强就夸张了。”

张大华在旁边补充道:“我师父就爱洗碗,要不怎么说你俩合适呢?”

几人都被逗笑了。

饭做好后,秦思敏尝了尝,钱玉华的厨艺确实是很不错了,她顺便夸奖了几句,大家边吃边聊,都吃的很是开心。

聊天中,钱玉华说起了自己的烦恼,她在县委宣传部工作,今天领导交给钱玉华一个任务。

为了宣传的需要,县委宣传部决定成立隆阳县报社,并创办第一份报纸。报纸名字叫《隆阳周刊》,一星期出一期,下个月就要公开发行。

报社直属于县委宣传部,宣传部会指定一个人兼职报社负责人和总编。这个人就是钱玉华。

说到这里,钱玉华重重地叹了口气。

张大华不解地问:“那你岂不是当社长了?领导对你委以重任,这是好事呀嫂子,你叹什么气啊?”

钱玉华无奈地摇摇头:“这算什么好事呀?别人都觉得这是个烫手山芋,没人愿意接。我们部长非说,我上过高中,文化水平高,所以硬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其实上过高中的不止我一个,就是因为我资历最浅,他怕得罪别人,就硬是给我了。”

李卫东想不明白:“为什么没人愿意干呢?”

钱玉华解释道:“你们不知道,咱们县啊,1955年的时候,曾经办过报纸,后来过了四年,由于经济比较困难,用不起纸张所以停了。现在虽然好一点了,但是要再办起来,谈何容易呀?”

钱玉华提到,报社社长,也就是说起来好听,其实根本就是个光杆司令,部里根本没给她安排人员。

钱玉华好说歹说,宣传部才同意,从其他部门借调了两个人过来,还是两个今年刚入职的实习生。

报社的所有工作,采访、编辑、发行、印刷等,都要我们三个人来完成,根本忙不过来。

说到这里,钱玉华再次叹了口气:“要我说,一个小县城里,办报纸干什么。我明天还要去印刷厂谈印刷的事,这都剩下十天了,报纸的内容还一个字没定呢,可愁死我了。”

“媳妇儿,报纸都写不出来,哪里来的印刷?我看你干脆别谈了。”

“滚,不会说话就一边儿去。”

听到这里,秦思敏开口了:“嫂子,你这报纸,大体要写什么内容,定好了吗?”

钱玉华听到秦思敏一下子问到点子上了,很是惊喜,确实是个有文化的,想问题的角度也比一般人好,不像她男人,就只会打退堂鼓。

她回答道:“我也是第一次办报纸,光靠自己想肯定是不行的。我想着就按照《秦省日报》来,人家毕竟办了那么多年了,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今天买了一份《秦省日报》,仔细研究了一下。”

说完,她跑到门口,从包里拿出一份报纸给秦思敏看:“你看,这是一份最新的《秦省日报》,是四开四版小报,一版是隆阳县本地的新闻;二版是国内的一些重要新闻;三版是民生专题;四版是文学艺术。”

秦思敏听出来了,看来钱玉华虽然嘴上抱怨,但其实一天时间下来,已经做了不少努力,还是挺敬业的。

“那嫂子,现在主要是哪一版不好写呢?”

“这个问题,我今天也想过了,本地新闻,免不了要采访一些政府部门的领导什么的,所以采编只能自己人来;国内新闻好说

最新小说: 强大后归来守护你 快逃,阴暗疯批又在强占宿主 天命狂医 穿越到70年代的侏儒症患者 火星黎明:第8个音符 让你请道爷,你请来个精神病 武魂觉醒:我家猫偷来神龙果实 我都成尊了,你让我去当私生子? 穿书七零,开局先拿女主机缘 我的绝色前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