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1 / 2)

“好的!”

小虎低头看向整理出来的东西,书房内跟着安静下来。

“吸储前十的钱庄,六家在边关,三家太安城,这没什么好说的,着重需要说一下是排名第二,兴盛钱庄与并州太原郡内铺子,在开业的七个月里,各类吸储达三十七万两,贷出六万两,尤其是在八月上旬,半年前兑付后,相交过去每个月增长了六万!”

“太原的铺子?”

“太原,五年前刚刚遭了兵灾,恢复的怎么快?”

“老财就是老财,百年来反复被搞了,竟还能弄出怎么多钱来?”

本该保持安静继续听小虎说的书房一下子炸开。

并州的历史与底蕴,半点不亚于冀州,那可是盛唐李氏起家的地方,陇西贵族在盛唐活跃的五百年里,不知为自己捞了多少好处,就算盛唐落幕,并州丢给了关外异族,又后经过几次倒手,可底蕴这东西不是那么好消除的。

只是不好消除的是人脉,而不是财力。

五年前,以武朝正军为放手,反叛军为攻城方的,太原夺城战,一战将太原城烧了大半。

影响中,这五年来太原可是不止一次像朝堂伸手要钱,颇有一种再给不钱,太原就要死掉的样子。

可这像是要死的样子?

三十七万两的储蓄,排名第二,你敢说太原百姓没钱?

“只知道兴盛钱庄在太原是怎么运营的吗?我要没记错的话,兴盛这个牌子是青州在运营?”

联合钱庄的牌子发了四张,皇室独掌一张号“天元”,剩下三张分别交给冀州,青州,并州本土势力。

冀州手持“五通惠民”牌子,对外简称五民,概指皇士农工商五类人群,以勋贵为主,地方氏族为辅。

并州手持“万盛通汇”,对外简称万汇,持牌的是并州氏族,但实际上占据主动则是武朝各地豪门。

兴盛,全名“兴达盛济”,由青州商团把持,规模也是如今最大,全国各地有近三百叫钱庄。

“没钱!”

小虎摊了摊手,将目光看向一旁站着几位人。

“兴盛在太原铺子我们有了解,由太原王,太原郡守,西殿万户府三家联合作保,向民间招募钱粮以修五年前因战乱而受损的太原西市口,并以太原西市口为未来五年的收益做抵押,初期募集为五万两,结果后面超了!”

某案牍司校尉开口解释道。

“西市口?”

“西市口,历来都是丝绸之路在我朝的终点,过去每年都会有大量商品沿着辽国与我国走廊最终进入太原,鼎盛之时每年各类交易的货品在一万三千车左右,太原多年的兴旺就是靠着这笔外快,同时西市口也是并州本地对宋走私的起点,每年大约有八千车货物从这里出发!”

“西市口的名声我也听说过,白天是正规市场,晚上是西北最大的鬼市,五年前的战火波及到那边,死了很多,损了很多的货,导致再也没有国外商人跨境来到太原,太原城搞怎么大,岂不是说这黑市有开始的?”夏恒转头问道。

“开始了,户市开放的消息一出,辽人,西域人就开始试探,他们第一站就是太原,那里重新变成了集散地,不过毁掉的东西修起来难,因此才会有这一处?”

任何城市都不能少了商业的滋润,越是大城越是如此,商业的转移带走不仅仅是财富,还有人心,人力。

巨城之间的虹吸效应一旦开始,任何人都逃不过。

“怎么操作我能理解,可为什么找的是兴盛,而不是万汇?”方程将原本堆在小虎面前表报拿到手上,“我要没记错的,万汇店铺虽少,可财力也不弱!”

“八十七万两!”

小虎适时的爆出一个数字,是过去八个月万汇票号吸纳的储蓄总额。

“并州老财有钱没错,可并州没人,不然那些人就不是老财,而是氏族!”长期和方程接触案牍司头目毫不避讳的说道。

什么是氏族?

有钱有人有势还远远不够,更要在重要场合说的出话,且说出去话要有人听才是。

并州氏族落到老财的地步,其原因就是在朝堂上缺少有能力发声的人。

说句不好听,青州跟了武朝三百年,你并州才跟了多少年?

一百年出头,还造反,还废掉一届口碑,名望,手段俱佳,有着中兴之资的太子,你不成老财那简直天理难容。

“本质上还是青州人在这些年抬头了!”夏恒一口点破。

冀州的地利终究没有青州好,武朝没跟上明朝,楚国掀起的大航海时代,可青州因为地利位置在那,多少也喝到一些汤汤水水,青州走私集团,他们也不止在陆地上玩,海还是下的,只是因为船只,后背力量不足,没走太远罢了。

没有武力护航的商队,出了港口的庇护,那就是一块肥肉。

可就光经营青州至扬

最新小说: 封地一米爆一兵,皇帝老儿何故造反? 穿越成武松,造反从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始 皇后娘娘别乱来,您是陛下的女人啊! 在下朱厚照,父皇非要我登基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史上第一嚣张 极品少爷 西川欲晓1909 假太子监国,尤物帝后太撩人? 大明时空门从土木堡之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