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武侠修真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129章 大汉的权力变更

第129章 大汉的权力变更(1 / 2)

在这世间,要做成一件事,总是有万般艰难。

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的利益不一致。

分配利益这件事,非常难。

能够做好这件事的,都是领袖。

而且分配利益,往往不仅仅要靠人,更多的还得靠制度。

如果李衡搞点纸,搞点盐,搞点,就能增加季汉的国力,这恐怕是天方夜谭。

没有强有力的制度做保正,钱只会流向权力的口袋。

权力的大小和国力的强弱是没有关联的。

“自然是秉公处理。”李衡接过话。

诸葛亮是一个行事鲜明的人,他以法家治国。

“镡纶绝对没有活路了,镡承也将会收到牵连,可能会被罢官。”

鲁芝说道:“若是如此,恐怕益州人士对李公的意见会更大。”

“益州人士内部也并非一团和气,意见大的以谯周这些人为主,江州都督李福,谏议大夫杜琼这些人只会旁观。”

“而且我们手里掌握了太府寺,与谁合作,让谁赚到钱,是我们说得算。”

鲁芝却说道:“用钱来笼络地方世家,未必能成事,这些地方世家并不缺钱,他们的影响力极大,他们更在乎的是自我保护。”

“这世间哪有不想要钱的?”李衡笑道,“即便是魏主也缺钱,有时候你不赚钱,钱就必然被别人赚走,别人把钱赚走后,就会变得更加强大,你就相对变弱小了。”

鲁芝不由得点头。

这个世界不是静态的,而是随时在流动的。

不进则退,才是真相。

鲁芝这个时候才深切明白了,李衡为什么要设立一个太府寺。

这个衙署实在太重要了,它把新兴产业全部归纳进来。

马颙突然问道:“那下一步如何?”

“现在物流商社情况如何?”李衡问鲁芝。

“目前已经筹备了三百人,调运了好几批商品到巴郡,但若是再继续增派人,恐怕是不行了,毕竟京师人口有限。”鲁芝说道,“大司农下面的官员已经找过下官好几次。”

李衡说道:“所以还是得等李骧的答复,只要李家愿意接江州造纸所,就可以节省一些从京师到巴郡的物流。”

说完,李衡站起来,来回走动起来。

“李公有何事忧愁?”

李衡突然看着鲁芝,问道:“若是我要组建十万大军,需要多少口粮?”

鲁芝愣了一下,回答道:“十万大军,若是算上行军和平日折损,十万大军每月消耗恐怕有近十万石,若是李公要行非常之事,恐怕至少要准备百万石的粮食。”

李衡又为难起来。

真的要打起来,肯定不知百万石粮食。

水师至少操练三年才能动手。

而且筹备兵力恐怕都需要一年。

养四年的水师,需要近五百万石粮食。

不同距离损耗不同,最合理的是至少七百万石。

每年近两百万石。

更可怕的是,接下来还不止一条战线。

关中的战线比荆州战线更消耗资源,关中的粮食只能从关中、汉中两个地方抽取。

从成都抽是不现实的。

荆州战线向从汉中抽粮食也是不现实的。

成都想要供给十万水师三四年,倒也勉强可以,可延伸的问题就会出现了。

什么延伸的问题呢?

假设用成都以及周边来供给荆州战线,季汉的世家必然会将相当一部分压力转移到百姓身上,百姓将会非常痛苦。

这种强行抽调粮食的问题,很快会引发争执问题。

这个逻辑就和现在曹叡在魏国“就加四斤”是一个道理。

它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牵连整个国家的政治和民生问题。

说到底,季汉资源薄。

想要两线开展,就不可能用本土来供给军队。

所以回到纳商司的问题上,还是得把经济输出搞起来。

而经济输出这个战略,又牵涉到内部利益分配问题。

最后归根结底,就是制度问题和各方协调问题。

李衡又问道:“巴郡自贸邑一年卖纸最多能赚多少?”

鲁芝说道:“假设一年孙吴买一百万张纸,我们到手的粮食能有三万石。”

显然是远远不够,而且这里面有大量的粮食消耗。

李衡脑瓜子转得飞快起来。

精盐、、布匹、丝绸、青瓷?

这些如果全部输出,一年能保证一百万石的粮食过来吗?

问题应该不大。

那接下来的目标其实很明确,就是增加商品输入。

要增加商品输出,就必

最新小说: 首富后相亲,十九岁女儿要养我 龙牙富婿 重生80:我真没想当渣男啊! 开局当村长,打造世界中心 我和软萌女友的恋爱日常 骁龙出山,祸害冰山女总裁 S3赛季才刚刚开始,我入世便是无敌 高手下山:社恐千金逼着我吃软饭 灵气复苏:开局获得神秘戒指 传奇:从龙套到全球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