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住唐海呀,因为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唐海。”
而那几个人如果自己不提高价格的话,甚至压低价格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赵德柱又觉得这是细节,不好闹,因为你要找一家顶替的公司,冒名和唐海形成交易,和两边都形成交易的话,这必须保密,消息走露出去,那可是蹲屁股甩脸的事情。最后香香想了一个更万全之策,他说“谁出面都不合适,我出面也不行,你出面也不行,咱必须找一个双方都不认识的人出面。”
赵得住考虑了一下说道,“对于唐海那边可以找一个不认识的人出面,而和人家那几家公司,我觉得还是找一个咱们本部的人出面比较合适,因为咱们要长期和他们做买卖。所以就必须要露脸和他们接触。”
香香听了之后也觉得有道理,他就赞同的说道,“那好吧,那只能是由你出面了,你出面的话也有身份也有地位,又是校长,又是养老院院长,还是养猪场厂长,现在又建了个厂子,你这么大规模站在他们中间也有气派。
赵德柱倒没想推辞,既然他说非他莫属,那他也就乐得其成了,所以他就答应下来,建厂子的事情火速进行,委托了专门的人在这里盯着。
赵德柱最信赖的就是龙四叔,所以这一个重要职务,非龙四叔莫属,所以他就把龙四叔叫来让龙四叔给他办这件事情。
龙四叔也很高兴,搞建筑这方面的事情,是他的兴趣和爱好,所以他向来愿意弄这。
赵德柱,把这个活交给他,他高兴的晚上都睡不着觉。这是不是有点夸张呢?也不夸张,龙四叔这个人就是有这点性格他喜欢干的事情,废寝忘食,而且满身心的都会投入到其中,就像这件事情。他是发自内心的想干,愿意干,终于他就揽下来。
在龙四叔的督促之下,小建筑队建的飞快,从地面平整到起围墙,建里面的厂房,他都亲自指挥,一天都不落,每天刮风下雪下雨,他都在现场指挥着人。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赵德柱看在眼里也是非常的感动。可是转眼就出了一个小插曲,他们在开一段沟的时候。开的沟里挖出了一个铜质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一看就是青铜器皿。
龙四叔看了之后,觉得这玩意儿有点年代感,就拿着它用衣服包起来给赵德柱送过去了。
赵德柱心想这个地方怎么还有这东西,他有点不敢相信,是不是有人故意恶作剧,想嘲弄他一番。所以他就拿这个东西让专家去鉴定。专家拿出来仔细的一看,说这东西的确是明清之际的一个玩意儿,虽然说不上是价值连城,但是卖个十几万块钱还是能够的,赵德柱一听这是什么玩意儿了,像狮子又不是狮子,像龙又不是龙,好像还能装酒,那个人说这种东西是一种樽,也是喝酒的。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人们就用这种东西喝酒,后来明清之际人们仿造的古代文物。
这一下子赵德柱就知道了,要说这也是赝品,但不是他们现代社会的赝品,而是古代的赝品,古代的赝品也就值一定的钱了,所以他就问人家要不要上交国家。那个专家说,“你如果上交国家就可以说是捐献,如果自己拿着卖了也不为过。”
赵德柱心想我就别趟这趟浑水了,直接给了国家得了,于是拿这个东西找到文物部门,直接就把这个东西给捐赠了,文物部门看了看也有点价值,就准备奖励他两万块钱。
赵德柱摇摇手说:“奖励我没必要,你们拿回去吧。”
就这样赵德柱做了一件好事,他把这件东西捐出去之后,心里也很坦然,这多好,但是没过几天就传出消息来了,人们都风风言风语的传说,赵德柱在施工的时候挖出了宝藏,价值连城,说能值几十个亿。这一下子村里人可坐不住了,有人就围过来看热闹。想看看他到底挖到了什么宝藏。
还有人找上赵德柱说:“这是村里的地,挖出宝藏来应该给乡亲们平摊,谁都有份儿。”
赵德柱向大家解释,“确实挖出了一种东西,不过是一个铜质的酒杯,再往下也没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是怎么就有这么个东西,也值不了几个钱,人家说最多值十几万,我觉得这东西也属于文物,就把它上交到了文物局。”
那些人风言风语的就是有人传说的,挖出了一批宝藏价值几十亿。赵德柱心想这是谁在以讹传讹,没有的事情往我身上按。不过呢,这些人都不信赵德柱,反而信那个造谣的,非说他确实挖到了东西,后来村里又有人来找他,带头的就是庄友成,他一见面就对赵德柱说:“好啊,村里挖出来宝藏,你自己想独吞是不是?你这就不地道了?村里的土地上挖出来的东西,属村里,应该上交给我们一部分,分给乡亲们,你要想独吞,这可是太不应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是赵德柱实在没事没有挖出什么东西来,凭什么要这样交给他们?
赵德柱说,“我的确把那东西上交之后给了两万块钱,这两万块钱我也没要,又回捐给他们。”
所有的人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