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汤,不冷不热,汤多豆少,喝了一口,浓郁清甜,正是他喜欢的口感。心里感谢了一下巡回护士,找了座位坐下吃饭。
刚吃了两口,见老板进餐厅打饭。赵冰连忙起身端了饭菜,与老板坐到一起。“老板,您才下门诊啊,我们下一台是那个VIP,已经去接病人了”。
“知道了,你吃完了先去开台子,我吃完稍微打个盹”。赵冰的导师四十多岁,博导,业内小有名气,手术干净漂亮,正是技术纯熟的当打之年。“就是半髋,你可以自己做的,就是院长给主任打了招呼的,说是灵隐寺的高僧,名气很大,民族宗教局的领导给医院打了招呼的,主任让我重视一下”。老板边吃边说。上午门诊,早就过点了,又来了几个病人,说是慕名而来,抢不到专家号,老板没有推脱,加了普号,看完才进手术室。之所以VIP没有第一台做,就是等老板下门诊的时间。之所以老板要打个盹,一上午的门诊,还是很累的,还加了几个号。麻醉,摆体位,消毒铺巾的时间正好可以休息一下再上台。
赵冰打从小学起,成绩就没差过,背诵课文单词不费劲,数学也有学不明白的时候,自己就琢磨琢磨,再不行就问老师,总能整明白了,也刻苦,刷题很疯狂。高考考了高分,直接上了杭州一家医学院的八年制。
本科阶段结束选专业,选了骨科,然后分给了老板,老板人很好,从科研到临床,从实验到手术,都悉心教导,知道他是孤儿,还在经济上给予重要帮助,毕业季,老板还去求了大主任,把他留在了医院。老板很清高,没求过谁办事,为他破了例。事情做不好,老板也会骂他,使他专业上成长很快。赵冰有时候也冒傻气,琢磨自己是个被人抛弃了的孤儿,到底是来受罪还是来享福的?
“近日,我国著名短跑名将***回乡祭祖,已经证实他是苏东坡的第29代孙”。电视里主持人播的新闻引起赵冰的注意。那个名将是他十分喜爱的运动员,已经能和世界最顶级运动员竞技,也曾为他在电视机前呐喊助威,为他称霸亚洲而心潮澎湃。
“村里族谱显示他是抗元名将苏刘义的第21代孙……”听到苏刘义的名字,赵冰突然顿住了,像是心脏被敲了一下,感觉十分清晰。“什么情况?早搏?室早?”赵冰心里琢磨着,从来没发生过,自己身体一直很好的。
“苏刘义随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在崖山与元军展开激战……”咯噔!咯噔!听到崖山二字,再不是心脏被敲一下的感觉,而是拿橡皮筋弹的感觉,还弹了两下!
“怎么了?噎着了?”老板边吃饭边抬头瞄了一眼赵冰。赵冰正用手捶了两下胸骨。他知道如果发生室上速,可以尝试着在胸骨叩击一下,给心脏一个刺激,可能瞬间恢复窦性心律,如果叩击无效,再考虑药物复律。
“有点,老板,喝口汤就好了”。赵冰含糊的说着,还在体会咯噔的感觉,思忖可能是怎么回事。
“该拼的时候拼,该缓的时候缓,不能总绷着,慢点吃”。老板说话面无表情,但赵冰能听出来老板的关切之意。老板对他很严厉,基本没什么笑脸,做到极好的时候,也就是一句“还行”,能让他慢点吃就是很关切了。
“好的,老板”。再抬头看新闻,“十万军民跳海殉国,谱写了一曲不朽的挽歌”,接着是其他新闻。“不朽是永远,挽歌是结束,放一起是否合适”?心里琢磨着,三两口扒完饭菜,又一口闷了绿豆汤,“啊!”长长出了一口气。把餐盘放到回收处,转身对老板说:“我先去开台老板,您休息一下,到时候我叫您”。老板挥了挥手继续吃饭。
回到手术间,病人已经接来了,躺在手术推床上,紧靠着手术床。为了减轻患者过床的痛苦,骨折患者一般都是先麻醉了,再把患者搬到手术床上。病人是一个七旬左右的老者,赵冰管床,对老者的病情很了解。
老者穿着病号服,没穿僧袍,面容消瘦,表情平静,脑袋上浅浅的一层白头发。看上去就是一个寻常老头,不说的话,哪里知道是一个高僧。
“多谢赵施主,让您费心了”。老和尚见到赵冰微笑着打招呼。“大法师好”,赵冰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和尚,就一直这么称呼大法师,医院里一样,见到高年资的医生,赵冰都喊教授主任什么的,以示尊重。
“大法师放心,我们院领导接到指示了,对您的手术非常重视,院长亲自指示我的导师给您做手术,我导师是国内一流专家,也很重视您的手术,一会就进来了”。这一套赵冰非常熟悉,病人听了舒服,安心,觉得自己被重视了。又给麻醉递了个眼色,示意可以麻了。
麻醉医生拿了几管药,走到和尚身侧,把注射器插到静脉通路的三通管上,又给和尚头侧的助手递了个眼色,助手是个小丫头,估计是规培生或者科室的研究生,把面罩扣在和尚口鼻上。“阿弥陀佛,大师睡觉吧,默念金刚经,佛祖会保佑您的,一觉醒来,手术就结束了”。
这个麻醉是个嘴欠的,喜欢调侃,什么人都调侃,一通不伦不类的话,逗得手术室里的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