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看到时机成熟,准备再加一把烈火,他不看自己的手稿,直接朗声道:“在座的各位兄弟,你们生在官宦之家,衔玉而生,享尽这世间的荣华富贵。高车骏马,华屋美宅,美人如云,往来之人皆是名门显贵。可瞧瞧你们如今的模样,勾栏瓦舍醉生梦死,斗鸡走狗,肆意妄为,每日声色犬马,浪费大好年华。你们可曾想过,这一切都是祖上几代人出生入死换来的,而你们这般不思进取,又能给家族留下什么?当你们的父辈逝去,家族的荣耀又将由谁来延续。你能么?还是你能?还有你,你们谁能?”李慎随意的指着下面的人质问着,被指到的人全都地下了头颅。他们被李慎说的五体投地,自惭形秽。纪王说的没错,他们能有今天全都是父辈打下来的,有的甚至父辈为此已经死了。比如那独孤谋,听到李慎的话就是如此,他爹战死沙场,才换来了他如今的一切,娶了十四公主,做了驸马都尉。扪心自问,谁能够像父辈那般延续家族的荣耀?“现在你们认真的问自己一句,这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真的是你们想要的吗?你们真的认为这样的生活便是洒脱的人生吗?你们错了,大错特错!这种生活,不过是短暂的泡沫,一戳即破。你们以为凭家族的荫庇就能一世无忧?错!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的增强自身。家族荣耀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你们继续这般浑浑噩噩,一旦家族的大树倒下,你们又将何去何从?沦为街头笑柄,还是那无人问津的落魄之徒?你们真的想要这样吗?回答本王!!!”李慎最后一声怒吼,让全场鸦雀无声,李慎的话就像是一根针,刺痛了那些无所事事的纨绔心脏。“不想!我不想这样。”突然之间人群里站起一人大声喊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了过去,这人正是父亲战死的独孤谋,娶了当朝十四公主安康公主。他的父亲独孤彦云是当初玄武门事件中九将之一,在颉利可汗南下时战死。封幽州都督、历阳郡公。独孤谋继承了独孤彦云的厉阳郡公爵位。“对,我也不想。”“我也不想,谁愿意做寒门。”随着独孤谋的一声大喊,很多人都忍不住跟着喊了起来,谁愿意家道中落,让自己的后世子孙变成寒门?谁不想延续家族的荣耀和传承,光耀门楣,福荫子孙后代?喊不想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连一些闲职的子弟都跟着一起喊了起来,甚至还有那些有官职的。封建社会,光宗耀祖,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两件事。在独孤谋站起来喊的时候,李慎不由得一愣,他认识独孤谋,去宫里家宴的时候见过好几次。他跟十四姐夫可是有官职的,而且还不低,是一个将军。在讨伐东突厥的时候屡建奇功,跟当初他爹独孤彦云有的一比。李慎纳闷独孤谋这么激动作甚?你又不是没有官职的纨绔子弟。“纪王殿下所言说到了我们心里,我等都为功勋之后,享受荣华富贵,却为给家族延续荣耀,实乃我等不孝。今日听的纪王殿下一番教诲,真是让我等茅塞顿开。我等愿听从纪王殿下教导,不知纪王殿下可否给我们指点迷津。”这时窦怀悊站了起来,一脸的感慨问道,说话之间,还时不时的对着四周的人点头。“不错,我等愿意听从纪王殿下教导,还望纪王殿下能够指条明路。”史仁表站起来附和。他原名阿史那表,是突厥将军史大奈的儿子。“还望纪王殿下解惑!”一众人站起来给李慎行礼。李慎却是皱着眉头,扫过窦怀悊和史仁表。不过转瞬间脸色又恢复如常,对着下方喊道:“其实很简单,去看看那些真正名垂青史的人,他们谁是靠着坐享其成就名垂青史的?卫青出身低微,靠着自身的才能,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终于成为了一代名将。霍去病少年封侯,在大漠中驰骋沙场,屡建奇功。他们既然能够做到,本王觉得你们也一样能够做到!你们有比他们优越的条件,你们完全可以成为朝廷的栋梁,成为名垂青史的风云人物,投身军中,为我大唐开疆扩土,投身朝政,保一方黎民百姓。这份荣耀不比在烟花之地厮混要来得更有价值么?尝试着改变吧,走出那温柔乡,去看看外面广阔的天地,报效朝廷,为江山社稷出谋划策。以你们的才智,定能革新弊政,名留青史。”李慎的这一番话声情并茂,慷慨激昂,所有人都为之侧目,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突然之间这些纨绔看李慎就像是看一盏明灯,一个个内心澎湃,好似有使不完的力气一样。所有人都陷入了另一个境界当中,这时刚有人要站起说话,却被李慎一个眼神制止。李慎需要这些人再澎湃一会,水要达到沸点才是开水。身后第一次接触这种事情的裴明礼都已经疯了,他从未想到纪王竟然如此能说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