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了些?现在还不是乖乖在舔曹操的屁股?大伙儿一起都在舔,谁也不比谁干净! 俱往矣,让我们齐心协力,中兴大汉盛世! 郗虑一路心理建设。 而在县衙之处,早有鲁国相于门外恭候。 郗虑也不废话,直接将曹操颁布的敕令传达给他。 鲁国相看了,顿时脸上就浮现出些惊恐之色,『这……这,这……』 郗虑澹然而言,『某就问一句,鲁国相,你是要遵令,还是要抗令?』 鲁国相涨红了脸,额头上汗珠滚滚而过,似乎呆滞了很久,又像是其实只有一两个呼吸,鲁国相扑腾一声拜倒在地,『臣……臣遵令。』 郗虑点头,然后挥手,『前面带路!』 鲁国相擦了擦汗,应声向前,心中却依旧盘旋着敕令当中的字眼,『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一开始的时候,只是相邀,征请。 不从。 于是就告知,请配合。 依旧不从。 旋即有吏前来缉拿。 动手将前来的文吏打了回去。 现在就变成了『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若说是粗鲁,无礼,还真说不上,毕竟之前种种,也算是先礼后兵了。 可要是真的变成了『如有反抗,格杀勿论』,那又该怎么办?! 可是事态已经不容许鲁国相等人思索延误了,一群人气势汹汹,直扑城东而去。 城东之中,非富即贵,并非只有孔氏一家。 近日来孔氏上下之事,也惹得周边的氛围多少是有些紧张,而当郗虑鲁国相等人带着兵卒冲进里坊,各家各户在街上巷中的家丁坊丁什么的,便是如同鸡飞狗跳一般,轰的一下就散开,有急匆匆往回报信的,偷偷躲在犄角旮旯之处,伸出脑袋偷看的也有。 孔氏门庭高大,门楣鲜亮。 进入坊街之后,根本无需特别指引,一眼就可望见。 郗虑看着远处高大的孔氏门楣,忽然在嘴角之处忍不住挂上了一丝冷笑。他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笑,恐怕或许是因为妒忌,亦或还有些嘲讽? 当里坊内的孔氏家丁刚刚前脚狂奔回府中,后脚郗虑带着兵卒也已经是冲到了门前。 曹训一马当先,纵马便是直冲过门楣。 孔府门前有家丁持木仗立于正门之前,手脚有些发抖,但是依旧是大吼道:『此乃圣人后裔之所,文华传承之地!尔等军卒,不得放肆……』 『哼……』曹训摆了摆手,『记下!孔氏豪奴,持杖拒捕!杀!』 当即有兵卒开弓而射,一箭就将那名多少还有些忠心的家丁射杀在台阶之前。 其余兵卒也是或是直接跟着曹训纵马冲进孔府之中,或是挺着刀枪在院门回廊四下奔走,将所有孔氏家丁奴仆等等,全数驱赶到院中跪下! 本来华丽美观的宅院,很快就变得一片狼藉。 各种哭嚎之声,不绝于耳。 孔氏宅中,近日之内,本就人心惶惶,家主孔融处于风头浪尖,虽说勉力安抚,可终究是未得定论,同时另外一名孔氏子弟,孔谦也被囚禁在许县之中,孔氏子弟也大多数是食租好儿郎,遇事怂子弟,面对棘手局面,基本上也是我看你你看我,然后一起唉声叹气,对胸顿足一番,最后一同喝酒,酩酊大醉一场也就什么都忘了。 眼前的这种悲惨局面,孔氏上下从未有想过会有一天降临在他们的头上。 因为他们是『圣人后裔』,是『文学良心』,是『华夏代表』,是『文明符号』,是天生就高人一等,落地就是不愁吃喝…… 可是他们根本不清楚,所谓『圣人后裔』这个最为光鲜亮丽的头衔,就连孔子自己都不愿意戴上。 孔子他心中明白,成为了『圣人』之后有多少的好处,可是他否认自己是『圣人』。 孔子为人治学一贯谦逊、严谨,头脑也比较清醒,所以他在谈论自己时总是放低姿态,出言谨慎。他认为人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和『困而不学』四类,而只有『生而知之』的人,才算是有可能成为圣人,而孔子他自己顶多属于『学而知之』。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至于想要让孔子成为『圣人』的,不是孔子自己,而是相关利益人,比如子贡。子贡就是最早的『造圣运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不能否认,子贡确实是一个有才华、重情义的人,他对孔门的归属感也很强。 孔子去世时,因为当时他不在身边,众弟子结庐守孝三年结束后,他又独自一人留下来继续守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