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像。”
“听当地的人说以前叫顺城街,现在晋阳的老百姓叫它柳巷。”
柳巷?岂不是和后世的名字一模一样,原来早在明朝的时候它已经叫柳巷了。
看着满脸兴奋的朱允熥,晋王朱棡开口说道。
“熥儿,这柳巷还有一个故事,关于父皇的,你肯定不知道。”
这不是小看他朱允熥吗?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他前世就是山西人,柳巷这地方他太熟了。
不待晋王朱棡说话,朱允熥接着说道。
“和皇爷爷有关?不是和我外公常遇春有关吗?”
“原先在这里住着一位老妇孺柳氏,柳氏因为十分痛恨元人,所以从元军手里救下了命在旦夕的外公。”
“外公为了感谢柳氏的救命之恩所以折下柳条给了老人,告诉她只要门外插上柳条,明军就能护卫她的安全。”
“后来元军和明军对峙,柳氏告诉左邻右舍让她们都在门外插上柳条,看到柳条后明军对此加以保护,让她们免受侵犯。”
“左邻右舍为了感谢柳氏,也为了庆贺太原的光复,所以家家户户在门外种上柳树。”
“也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朱允熥说完后晋王朱棡颇为尴尬的笑了笑,心里升出一阵懊悔,他怎么能给忘了那人是常遇春常大将军呢?
再说了他才是掌管晋阳的人,怎么看起来允熥对晋阳比他这个常年待在晋阳的人还知道的多呢?
朱允熥这也太恐怖了吧,到底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想到这里晋王朱棡强行解释道。
“都是咱大明的将军和军队,都一样,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