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又跟姚殊聊起了今后的成衣生意:“听说阿殊你有个朋友,是做成衣的?日后她也来京城帮我们么?”
说起这个,姚殊双眸微亮,笑着点头:“正是!这位老板姓薛,虽是女子,却走南闯北有不少见识。她挑的衣裳,不论款式还是舒适度,都在青铜镇上是数一数二的……”
姚家两个嫂嫂对视一眼,疑惑道:“我们在镇上,没听过有薛家这么一个卖成衣的铺子。”
姚殊解释道:“嫂嫂们不爱去集市上逛。薛姐姐不常来青桐镇,只不过是每逢大集,才会雇车过来一趟。我同她聊过几次,慢慢熟悉之后,便觉得她确实是有品味、也
有想法之人。”
姚二嫂笑着道:“阿殊不常夸人的。听你这么一说,我可真迫不及待想瞧瞧这个人物了。”
姚殊见二人都十分感兴趣,也不由高兴道:“大嫂二嫂,咱们先把铺子开起来,回头我就给薛姐姐去信,让她来京城给咱们捧捧场。只是能不能留住薛姐姐,就要靠咱们的本是啦。”
姚大嫂心中一动,问道:“听阿殊的意思,这位薛老板竟是还未成家?”
姚殊摇头:“我和蒋、薛两位姐姐虽说相识了不短时间,彼此也兴味相投,可薛姐姐不常同我们聊起她自己。便是家中之事,也很少谈论起来。”
姚大嫂一听这话,便明白了过来,只轻叹一声道:“这么明朗的女子,想来也有不为人知的经历,和难以对外人言说的无奈啊……”
姚二嫂性子更为豁达,只笑道:“大嫂怎么还惆怅上了?便是漂泊不定,薛老板也能结识阿殊这样的朋友,日后没准儿跟咱们也会成为朋友!这便是四海为家,自有其乐趣所在呢。”
姚大嫂和姚殊都笑了。
姚殊又道:“既然两个嫂嫂对薛姐姐都这么感兴趣,我这边去信给她,问问她最近是否有时间,来京城一趟。若是赶巧了的话,还能帮咱们的铺子参谋参谋!”
姚家两个嫂嫂齐齐点头:“快写信快写信,让她过来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