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休。
当时文太师一高兴,在陛下跟前多次提及此人,没过多久,那官员便得到了升迁。
“哦?莫不是柳岩柳尚书?”曹上惊讶地询问道。
许攸微微一笑,道,“殿下猜的不错,此人正是如今的户部尚书,柳岩,柳尚书。”
由一个侍郎,户部的二把手,升到户部的一把手,尚书。
听着好像就是升了一级。
但又有多少人穷极一生也升不了。
六部尚书那已经可以算是成为了大魏真正的中枢人员。
一言一行那都是关乎着国家大事的。
许攸看着曹上眼神中露出思索之色,便伸出来自己的第二根手指,继续道,
“其二,殿下要是能够在诗会上邀请到朝中的那些大臣,
然后拉近与大臣们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心思和想法,那绝对是能够为日后的大业积攒人脉的。
比如说,户部尚书柳岩,作为户部的一把手,他掌管整个大魏的财政大权,若能在诗会上与他多些交流,日后在财政方面或许能得到他的支持。
当然他柳尚书为人严谨,做事一丝不苟。户部在他的打理下井井有条,陛下对他也是信任有加。
曾经有一位王爷想要从户部多拨些银两用于修建私宅,被柳尚书严词拒绝。
但
也有那聪明之人,在平日与柳尚书的交往中,以真心相待,在关键时刻,柳尚书也会酌情给予帮助。”
“呃,等下,你是说柳岩为人严谨?”曹上忍不住吐槽了两句道。
“啊,这个捏,具体的问题要具体分析。”许攸尴尬地说道。
说着,他也不待曹上反应,又伸出了第三根手指道,
“其三,在这诗会上,您还能借机试探大臣们的立场和态度,洞察他们对您继承皇位之事的看法,也好提前做好应对之策。
比如说,哪一个大臣目前支持谁。”
曹上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许攸,你说的不无道理,
可本殿下总觉得如此行事过于功利,失了诗会原本的风雅之意。”
许攸:“……”
许攸很想对面前的九殿下说,“你办这个诗会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搞钱吗?
这难道不功利了?”
当然,许攸肯定是不能也不敢这么说的
只见许攸颇为唏嘘的说道,“殿下,这也是形势所迫啊。
如今皇位之争激烈,各方势力暗中较劲,咱们不得不未雨绸缪。
再者,就算是为了与大臣们联络感情,增进彼此的了解,这邀请也是必要的。
况且,有了大臣们的参与,这场诗会的规模和影响力也会更大,更能彰显您的尊贵地位和非凡气度。”
当然他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参与的人多久,能收到的钱就多了。”
听到许攸这么说,
曹上轻轻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也罢,那就依你所言,你去安排邀请朝中大臣之事,但切记,不可太过张扬,莫要让此事变了味道。”
许攸躬身应道:“殿下放心,老臣定当谨慎行事。”
“嗯……许直讲,你心中是不是已经有了邀请谁的腹稿?”曹上带着几分狐疑的说道。
许攸又是微微一笑,他的确已经在心中有了腹稿。
他首先想到的是礼部尚书王启,此人精通礼仪典章,在朝中颇具威望,若能前来,定能为诗会增添庄重之气。
一个由当朝皇子举办的诗会,自然不能不庄重。
再者是吏部尚书赵德,此人掌管官员任免,与众多大臣关系密切。
朝中的太子,二皇子,三皇子,无不向赵德抛出过橄榄枝。
只是这赵德是一个极为坚定的中立派。
许攸觉得曹上也可以尝试着招揽一下。
在夺嫡这样的大争斗之中,若是能得到一位尚书级别的支持,那绝对是有大作用的。
除此之外,还有刑部尚书孙正,以刚正不阿著称,能得他的参与,可显诗会之公正严明。
还有兵部尚书李宏也在邀请之列,他手握兵权,在军中颇有影响力。
以及工部尚书周成,其负责工程营造,为国家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总之,就是六部尚书,都应该邀请。
当然,还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如曾经的太傅陈贤,虽已致仕,但在朝中仍有颇高声望。
以及御史大夫林方,以直言敢谏闻名。
曹上一看到许攸的笑,便知道了许攸这小子的确是早就已经有了腹稿。
因此他催促着说道,“有腹稿,就别藏着,说来给本殿下听一听。”
许攸清了清嗓子,恭敬地说道:“殿下,老臣这就说来。
除了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