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扶苏的血书只有几句话,但是这中间的含义却非常深刻,甚至有对蒙恬的告诫。
在这封血书上留下了扶苏临死之前最真实的想法。
即便他自己会死,也要维护法律的神圣,也不愿意强行继承皇位开乱法的先河。
作为秦国的皇长子,也是事实上的大秦储君,他能有这样的想法,还能有什么话可以说呢?
此时蒙恬也不忍心苛责扶苏缺少远大的胸襟。
现在人都已经死了,事情发展到这个局面,再说其他的又有什么意思呢?
扶苏死了,蒙恬内心也是感觉到无比的痛苦和后悔。
是他有些高估了扶苏的抗压能力,却低估了扶苏对于秦国的忠诚。
他更是忽视了和祖龙争吵的30年给扶苏所带来的阴影。
在这个过程中,扶苏早就厌倦了对权力的斗争,也对秦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了迷茫。
所有的问题早就存在,但是因为扶苏的掩饰让蒙恬忽略了这些细节。
“蒙恬,就算你一直考虑事情缜密无比,但是却忽略了扶苏心中的痛苦。”
“如果你能更为仔细一些,怎么可能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在昨天的时候,蒙恬还在帮助扶苏寻找最后的出路。
他自己骑着马进入到了草原深处,找到了和秦军交好的匈奴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