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的种族,都在“妖”这面大旗之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与归属感。
他们或许保留著自己种族的外形与习俗,但在身份认同上,他们都骄傲地宣称自己是“妖族”的一员。
妖文成为了洪荒世界的通用文字,妖教的经典成为了万灵修行的必读之物。
天庭的政令,可以毫无阻碍地传达到洪荒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统一、有序、强大而又充满活力的洪荒天庭,已然成型这无疑是一项震古烁今的伟业,
前所未有。
然而,阳光越是炽烈,其投下的阴影便越是深邃。
帝俊的万族融合大业推进得越是迅猛,反对他的声音与力量,便凝聚得越是坚决。
在那些反对者的眼中,帝俊的所作所为,並非功绩,而是一场温水煮青蛙式的文化灭绝。
“天帝正在重复神逆的老路。”
“以『妖族”一族之名,行团结万族之实。这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其本质,却是用他所定义的『妖”,来磨灭万族各自独有的天性与传承!”
“长此以往,洪荒將再无万族,只有一种名为『妖』的、思想高度统一的奴隶。而天帝將成为所有生灵思想的唯一主宰。”
“他要的不是万族共荣,而是万族为他一己之私慾服务!”
“这与当年神逆妄图吞噬万灵,成就自身,有何区別?!”
这番言论,代表了所有反对者的心声。
他们並非不认可秩序,但他们反对这种以“融合”为名,行“吞併”之实的霸道行径,
他们认为,万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这才是真正的洪荒大道。
於是,那些不满天帝统治的古老神、坚持自身传承不容侵犯的强大种族、以及看透了帝俊终极野心的智者们,都开始有意无意地,向著不周山下的巫族靠拢。
一面代表著“统合”与“秩序”的天庭大旗高高飘扬。
另一面代表著“自由”与“守护”的巫族战旗,也在暗中悄然集结力量。
洪荒真界,在表面上一片前所未有的繁荣与有序之下,两股足以撼动整个世界格局的巨大力量,正在悄然成型,未来的碰撞,似乎已不可避免。
然而,对於正处於事业与声望顶峰的帝俊而言,这些暗流,他並非毫无察觉,但却並未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任何伟大的变革,都必然会伴隨著反对的声音,这是歷史的必然。
只要天庭的大势不断向前,那些不成气候的反对者,终將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而就在此时,一件喜上加喜的大事,更是让他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了无尽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之中。
他有孩子了。
天庭的月宫之中,身为太阴星君的帝后常羲,在孕育了漫长的岁月之后,终於为天帝诞下了子嗣。
这一日,整个太阴星神光大放,清冷而圣洁的月华,如同实质的银色瀑布,倾泻而下,笼罩了整座三十三重天。
无数太阴精华匯聚,最终在月宫的核心,凝聚成了十二颗璀璨夺目、散发著柔和光晕的“小月亮”。
这十二个孩子,並非寻常的先天神圣。
她们是天帝与太阴星君的血脉结晶,更是天道秩序在“阴”之一面的完美显化。
他们一诞生,便各自执掌著一种月相变化的权柄一一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直至最后的残月与嗨朔。
十二位公主的诞生,完美地补全了太阴星运转的周期性法则,使得洪荒世界的夜晚不再是单一的清冷,而是充满了周期性的、富有韵律的美感。
可以说,这十二位小公主,是应天道秩序而生,是宇宙法则的宠儿。
她们生而高贵,享有无与伦比的气运与无量福泽。
帝俊抱著这些小小的、散发著柔和月光的孩子。
这位威严盖世、心机深沉的天帝,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纯粹而温暖的笑容。
那是属於一个父亲的骄傲与喜悦。
巨大的喜悦,也激发了他作为天帝的灵感。
他决定,要將这份喜悦,化为一份赠予整个洪荒世界的礼物。
帝俊当即下令,召开最高规格的“天道委员大会”。
大会之上,帝俊意气风发,当著所有洪荒顶级大能的面,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议案。
“诸位道友,”帝俊的声音充满了喜悦与自信。
“今朕之后嗣诞生,应和太阴运转之数,此乃天道之昭示。”
“朕以为,我洪荒世界虽有日月轮转,划分昼夜,却无明確的岁时节律,不利於万物生息,亦不利於文明演进。”
“故,朕提议,以朕这十二子所象徵的月相圆缺为一个周期,厘定洪荒之历法。”
他大手一挥,星图在凌霄殿上空展开。
“朕提议,规定太阴星十二次圆缺,为一“岁”,每一圆缺,为一“月”。”
“如此,一年便有十二月。以此为基,再定四时节气,指导农桑,记录歷史。此举,上应天道,下利苍生,诸位以为如何?”
此议一出,诸圣皆是点头。
此事確实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而且帝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