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我看到了一切> 第279章 开发用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9章 开发用途(2 / 4)

肯定会和其他企业合作,建立对抗海陆丰公司的产业链。

在工厂核心产区肯定打不过海陆丰公司,在非核心产区,估计会形成拉锯局面。

比如此时壶城业的所在地壶城地区,木蔗可乐本来的成本就非常低,一瓶300毫升的塑料瓶可乐,成本大概0.6元左右,在本地的公路运输成本也比较低,批发价格1元,零售价2块钱。

一瓶就赚两毛钱的毛利润。

这也是大型饮料企业可以占领市场的核心秘密,那就是低盈利,迫使其他竞争对手没有办法进入这个市场,或者觉得这个市场很难做。

别以为壶城业是在故意杀价。

因为两大可乐的出厂批发价格,差不多就是这个价格。

如果想和这些饮料企业对抗,那就必须低价,让单瓶可乐的毛利非常低,不然很难和其他竞争对手打擂台。

而为了让这种低价可以向全国普及,那就必须在全国开办饮料工厂。

例如可口公司,他们在大中华区有46家相关工厂;百事公司和康百联盟,则拥有70多家工厂。

其实海陆丰公目前的食品相关工厂也非常多,如果加上合作企业的食品工厂,总量差不多可以达到150家左右。

不过这些食品厂很多都是单一品类的工厂,就是专门生产一两个产品的工厂,并没有分厂之类。

田辉文想干一番事业,肯定不能固步自封,他非常清楚海陆丰公司的前景,在这个如此强大的平台上,如果不干一番大事业,他觉得对不起自己和这个平台。

因此他近期除了搞出木蔗可乐之外,还在思考其他产业。

突然他看到桌子一旁的固体酒精块,随即被陷入了沉思之中。

“咋了?”苗彩娥看到老公突然停下筷子。

“哦?”回过神来的田辉文笑着摇摇头:“没什么,就是想到一点事情。”

“又是工厂的事情?你总经理兼厂长可真是够尽职的。”苗彩娥白了他一眼。

虽然被老婆说了,但他还是干笑起来:“呵呵,公司给了这么好的条件,不干出一点成绩来,我不甘心呀!”

“吃饭吧!”苗彩娥知道老公性格,并没有继续说什么。

有些心不在焉的田辉文,吃完饭之后,坐沙发上,拿着那一盒固体酒精思考着,并没有去看电视上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苗彩娥和女儿还在吃东西,儿子则吃饱后,拿着手机在玩游戏。

思考了一会,田辉文眉头紧皱着,因为他并没有觉得壶城业可以进入酒精产业的切入点。

因为海陆丰公司有特殊规定,那就是不生产销售香烟、酒精饮料、槟榔制品,这种明确被列入一级致癌物的食品。

由于这个特殊限制,壶城业就不能生产高附加值的发酵酒,这就砍掉了酒精产业的一大块应用。

剩下的酒精产业应用方向,就只剩下燃料、化学辅料、化妆品辅料等了。

这些应用方向,国内一般很少采用白发酵酒精,因为成本太高了,而是采用煤化工制造工业乙醇,其成本是每吨3000到5000元左右。

如果采用白生产乙醇,哪怕是按照每吨粗2000块钱的成本,原材料成本就要搭进去4500块钱,加上其他成本,直接给干到6000块钱每吨,这绝对是死路一条。

要知道,漠南分公司那边计划通过橡胶草的菊,通过多重发酵的技术,将菊转变成为电力、甲烷、酒精和有机肥。

那是因为漠南分公司以后每年可以生产几百万吨菊,因此才可以搞这种特殊的联产。

而壶城业的白是主要产品,肯定不能将白转变成为酒精,这样做会亏本。

过了一会,他拿手机,使用ai分析一下子当前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破局的方案。

很快他看到了一个利用大方向。

聚乳酸塑料(pla)。

这是一种可以完全降解的生物塑料。

看完ai的分析报告,突然田辉文目光一闪:“聚乳酸塑料,这东西有点搞头。”

因为目前国外已经有企业在做了,其中阿美丽卡的企业是使用玉米浆生产聚乳酸塑料,而暹罗企业则是使用蔗,工艺大同小异,都是1.6吨生产1吨聚乳酸塑料。

看了一下成本分析,国外成本差不多是每吨聚乳酸塑料1.3万到1.5万左右。

而目前聚乙烯之类的塑料,成本则在每吨7000到8000元左右。

采用收购价格2000块钱一吨的粗,一吨聚乳酸塑料吨成本差不多也是7000到8000元左右。

只要成本可以和传统塑料拉平,可以完全降解的聚乳酸塑料,基本就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了。

想到这里,他拿起电话,给科研事业部的负责人张成栋打一个电话。

嘟嘟…

“喂?哪位?”

“张经理,我是壶城业的总经理田辉文,我们之前在总公司一起吃过饭。”

“哦,原来是田总。”

“张经理除夕快乐。”

“田总同乐。”

“这一次打电话,主要是想问一下张经理一个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