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电话”,就能赚取到10来块钱的纯收入,一个月,起码在300出头。
夏天卖开水卖凉茶,一天能挣个2、3块钱。
积少成多,一个月多多少少也能挣个百儿八十的。
而主要收入的大头,来自于夜市摊子。
忙忙碌碌一个月下来,能分到她们3个女人头上的利润,夏天,起码也在500块以上。
冬天则会少一些,但也不会少于200多的纯利润。
再加上3位婆姨女子,她们每个月还有固定工资收入。
再加上等到化妆品厂、和粮食精加工厂投产之后,叶小川还会让她们在这两个厂子里入点股...
既然沐晴沐娜两姐妹,加上阿姿,她们有了这么多的收入,这么多的赚钱渠道?
而因为盖综合门市那栋小二楼,所欠下的1万来块钱债务?
那怕个甚!
一年还不完还两年,两年还不完就三年...反正欠的是公家的钱。
没利息,更没人催债,所以不必着急。
日子啊...是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好,沐晴沐娜,阿姿她们积累的财富也是越来越多...
———第452章———
《越来越好之郝舒》
郝强的理发摊。
取名“郝师大众理发店”...属于无证经营那种。
——他倒是想去办证,可也找不到地方办呐!
在这个严禁私人参与经济活动的时代。
放眼整个天朝,它就没有对外颁发任何一张《个体经营户营业执照》。
大环境如此。
你让郝强,上哪去办合法手续?
要知道。
天朝第一张《个人工商经营户营业执照》,得等1980年1月份。
才会颁发给那位著名的,用轻工产品换飞机回来的“第一倒爷”。
——也就是那位,准备把喜马拉雅山,给活生生炸个大口子的老牟!
而且,
据说那份工商营业执照,还是他用三寸不烂之舌,把当地的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给吹懵了...
结果,结果莫名其妙就给他发了一张喽!
因此。
开了个小小理发摊的郝强,无照经营,那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但上面虽不对外颁发营业执照,却并不代表着不管。
相反。
对于私人摆摊赚钱,上面还管的相当的严厉!
不过好在官庄公社的有关部门。
他们对于三十里铺饭店附近的一切事情。
通常都会采取“只要你们不闹的天翻地覆,别让上级部门打电话来骂我,老子就坚决不管”...这种超然态度。
这才让郝强的理发店,得以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开办下去。
事...无好坏之分,得看谁去做。
要是别的那些会理发的匠人,也敢像郝强出来这样摆摊的话...?
结局,恐怕就未必可知了。
郝强的理发摊子很简陋。
以前是在粮食精加工厂施工工地,前面一点,随便搭的一个简易棚子。
直到最近。
才搬迁到了位于综合门市门口、那片硕大的铁棚之中。
就这...还是叶小川在工地上去‘顺’了一些建材。
比如一大堆砖头水泥、沙子木板、石棉瓦啥的。
然后又让杜家庄的那些汉子们,帮着郝强搭建了3间屋子。
屋子不大。
整体呈现出一个“品”字形,前面是店铺,后面是2间很小的住房。
自此以后。
郝强郝舒两兄妹,那就算是在三十里铺饭店这里,有了个栖身之所了...
店铺有了,生活起居的房屋也有了...这就让觉得欠了叶小川的人情...不,应该是恩情!
这就让觉得欠了叶小川太多、太多恩情的郝强郝舒兄妹俩,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两兄妹啊,那是想尽办法也得好好报恩...
都变成一种执念了。
可问题是...这两兄妹,又能拿什么去报恩呢??
这可把郝强、郝舒,给愁的不行...
回想起兄妹俩,刚来三十里铺的时候。
郝强郝舒那时刚从石家庄子逃离虎口,可以说的上是举目无亲。
无依无靠、身无分文。
兄妹俩身上没钱。
所以当初弄理发铺子的时候,那就只能一切从简。
而且非常有独立性、很注重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郝强郝舒兄妹俩。
当时也就收下了叶小川垫付的、用来购买理发工具的那一点点钱。
自那以后。
两兄妹就坚决拒绝,叶小川提供任何经济方面的帮助了...
郝强靠给别人理发赚钱。
而妹妹郝舒?
她则靠着去三十里铺水利工地出工,一方面,好给三十里铺的乡亲留下个好印象:
各位叔叔伯伯、大哥大姐们请看,我,郝舒。
是叶知青叶哥哥,从外省带回来的可怜人。
叶哥哥是片好心,是他收留了我,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