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深重的仇恨,如同烙印般刻在契丹人的心头,尤其是那些直接承受了最多苦难的族人心中,成为难以愈合的创伤。
因此,契丹人向岳云和江载恳求,愿由他们亲手炮制那些金人男性,以雪前耻,而金人的女性则交由先锋营处理。
面对如此请求,江载内心翻涌。
自幼在庇护下成长,深受仁爱宽厚教育熏陶的他,对屠杀俘虏的行为深感震惊与排斥,几欲当场拒绝。
然而,萧乙先所述金人恶行,字字泣血,换作任何人,都难以保持冷静。
江载深知,若阻止契丹人复仇,既违天理人情,也恐寒了归顺大元的契丹人之心。
更何况,此番破城,契丹军功不可没,若无他们,胜负尚属未知。
在这个时候,作为大元皇子,他必须考虑大局,权衡利弊。
岳云同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大元军严明的军纪,禁止杀俘,是他身为将领必须坚守的原则。
然而,眼前的情形复杂多变,若将金人男性交予契丹人处置,是否构成对军纪的违背?他心中充满了疑惑与挣扎。
在江载与岳云陷入犹豫不决之际,张俊率领着约莫三千精锐人马,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
二人的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希望之光,他们急不可耐地迎上前去,将当前的困境与棘手抉择一五一十地向张俊汇报,期望张俊能帮他们作出抉择。
张俊听完汇报,神色凝重却果决,他目光如炬,对江载与岳云沉声道:“你二人无需多虑,速去歼灭残余金军,此处事务,我自会妥善处置。”
岳云和江载没有丝毫犹豫,就将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了张俊,随即率领先锋营离开。
张俊则直接转身,面对着被俘虏的金国权贵家眷,声音冷冽如霜的说:“放下武器,即刻投降,违令者,格杀勿论!”
张俊这一声令下,仿佛整个空气都凝固了。他的部下们迅速响应,大元军的将士们纷纷张弓搭箭对准了这些曾经的权贵。
李洪愿见此,也只能低下高傲的头颅,颤抖着声音命令家眷们放下武器,遵从张俊的命令。
随着金人纷纷缴械,张俊的眼神中没有丝毫松懈,他大手一挥,数百名精锐士兵手持皮鞭,如同饿狼般扑向这些俘虏,执行着更为细致的分割任务。
“男女分开,无论老幼,男人一律前往院外集合,女人则入后院待命,违抗者,严惩不贷!”
张俊的声音在空中回荡,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江载在一旁目睹此景,心中顿时明了——张俊这是要将金国男子交给契丹人处置,作为对他们过去侵略行为的报复。
江载停下脚步,目光深邃地注视着这一幕幕人间悲剧。
其中一幕,让江载永生难忘。
这一幕就是,李洪愿和一个长得异常漂亮的金人少女,死死地抱着一个金人少年。
这少年正是历史上的金世宗完颜雍,而抱住他的少女,则是他的未婚妻,未来的昭德皇后乌林答氏。
两个女人死死的抱住完颜雍,任凭大元军的士兵如何抽打,都不松手。
李洪愿用流利的汉语朗声道:“此乃三太子唯一儿子,必有大用,不可杀之!”
原本冷眼旁观的张俊,听说,完颜雍是完颜宗辅的唯一儿子,手一挥让人放过了完颜雍。
而完颜雍是唯一一个逃过这一劫的金人男子,其他金人男子,不分老幼,全都被契丹人屠戮一空。
杀戮声、哀嚎声与契丹人的狂笑声交织成一片,构成了一幅惨不忍睹的画面。
江载目睹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既为金人的悲惨遭遇感到同情与愤慨,又为张俊的冷酷决断感到震撼与敬佩。他知道,张俊的所作所为虽看似残忍无情,却也是出于对大元帝国利益的考虑与保护。在这场弱肉强食的战争中,任何妇人之仁都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
“这便是失国者的下场。”
岳云在一旁轻声叹息道。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击打在江载的心头让他猛然惊醒。
是啊!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哪有什么绝对的对错,只有因果与输赢。
金人在崛起之时也曾对辽人犯下累累罪行,如今契丹人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又何尝不是一种因果循环?
江载进一步深思意识到大元帝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也同样树敌无数。
无论是辽人、金人、高丽人、日本人,还是宋人,都对他们虎视眈眈。
如果有一天大元帝国也面临失国的危机,那么他们这些皇室与宗室成员的下场恐怕也会与今日的金人无异。
因此,这更加坚定了江载支持张俊决策的决心,认为绝不能因为一时的怜悯而放虎归山。
战场无疑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
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江载在痛苦与震撼中迅速成长。他开始更加深刻地理解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以及作为一位领导者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牺牲。
而盘锦城中的杀戮并未就此停歇。
契丹人对金人的复仇行动如同野火燎原般蔓延开来。
完颜宗辅所率领的金军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