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暴君的小怂包> 扑通扑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扑通扑通(3 / 4)

阻止不了,以后如何,爱莫能助。如今没有点头,倒是减轻了心中负担,立即去向太后回话。太后正在与怀海禅师一道品茗,约了明日开始听他讲禅,届时焉闻玉和文筝都得到场,巳时准点。

文筝心里哀嚎,面上却不敢表露。

就是焉闻玉也感觉头大,按照太后的安排,上午听怀海禅师说禅,下午则由空闻大师携着诸位师弟于大雄宝殿诵经,简直满满当当。吃过茶,怀海禅师告辞离去,文筝也躲到一边玩去了,焉闻玉才转述了何连君的意愿。

太后眉头一皱:“她竞然不愿?”

原本她事先询问这么一出,只是为了表示对何氏女的看重,先问过她再决定,不至于闹出什么乌龙来。

谁知何连君不愿意成为珞王妃?

“哀家的皇儿哪里不好?一表人才,也是个爱读书的!"太后站了起来,这个反馈扰乱了她的计划。

焉闻玉道:“这世间好人千千万,却只有一个能成为自己的夫婿。”太后不禁叹气:“缘分一事,确实说不清楚……罢了,罢了。”太后打消念头,此事就到此为止,反正知情者就她们自己,没多大妨碍。珞王妃的人选她再挑一个就是。

大大大大大大大

在白马寺待了三日,焉闻玉颇为喜欢此地的清幽,斋饭又好吃。文筝却是受不住了,第四天的上午,说什么也不肯留下听怀海禅师的折磨。央着太后放过她和焉闻玉。

太后看她们这两年轻孩子,强行拘在此也听不进去半句,索性挥挥手放了。文筝拉着焉闻玉就跑,哼声道:“本公主仗义吧,将你也解救出来了。焉闻玉一点头,笑道:“多谢公主。”

文筝跑出来不是没有去处,一招手,就让小太监去把她吩咐好的谷黍提过来。

“我在后山蹲了两天,也没瞧见谁来喂鸟,问了个小师傅说静明和尚年纪大了,要收心教导师弟们,不能带头玩鸟了。”文筝才一年没来,静明和尚已经混成大师兄了,要以身作则,稳重行事。索性她自己准备东西来投喂鸟群。

焉闻玉跟她去了后山,看她提着小竹篮左右挥洒谷粒小米,然而周围寂静无声。

别说鸟儿的身影了,就连一根羽毛一声鸟啼都没有。文筝一跺脚:“怎么会这样!”

焉闻玉看看他们这群人,道:“我们人太多了,而且身上又是陌生气息,鸟儿们警惕性极高,想必不会下来啄食。”文筝一想此言有理,连忙把小宫女小太监给挥退了:“你们到远些地方候着。”

她拉过焉闻玉道:“我们躲起来,小鸟就不害怕了。”白马寺后山有一块岩石,侧旁草木遮挡,正好可以到后面窝着。两人蹲了下去,耐心等候。

幸而秋日凉爽,半点都不热,蚊虫也少了许多。不然焉闻玉在这石头后面未必蹲得住。

文筝前年十一岁,这个年纪的小姑娘看见了一大群鸟儿被个大和尚指挥投喂,不晓得有多羡慕。

这次她非要情景再现不可,展现出了惊人的耐力。只是,两人静悄悄蹲着,没有等来觅食的鸟儿捡拾谷物,反倒意外撞见一对鸳鸯。

先是来了一个月白竹衫的公子,看那模样像是应考的书生,他对着槐树缓缓吟诗:“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不消片刻,有一女音迎合:“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何连君从槐树的另一头走了出来。

“何小姐。"书生举止文雅,朝她作揖见礼。“蒙公子。“何连君浅笑盈盈,溢于言表,分明是看心上人的模样。两人相视而笑,轻言慢语,谈论其院墙上的诗文画作,聊得很是投趣。文筝捂住嘴巴,朝着焉闻玉挤眉弄眼。

没想到竞然让她们撞见了这个。

焉闻玉这会儿才知道,何连君为何不想做珞王妃,原来已经有了心上人。虽说大晟民风开化,但是此刻他们孤男寡女二人相见,属于幽会。焉闻玉两人不太适合当场撞破,只能继续蹲着,等他们走。好在他们都是知礼守礼之人,没有半点黏糊的越界举动,怕被人撞破,没多久就依依惜别。

何连君嘱咐他保重身体,莫要为了读书而忽略自身。听着这公子是应考学子不错了,不过既然在白马寺出现,多半是留宿于此,出自寒门。

书生神色动容,目光坚定:“我蒙书喜定不会忘记当日诺言,早日解开伯父的误会。”

何连君一点头:“我相信你。”

两人相互不舍,然而此地不宜久留,还是散了。确定他们走远,文筝才跳了出来:“可憋死本公主了!”“你说那位公子是何许人也?竞然能得何连君的青睐。”何连君是才女,贵女圈中颇为有名,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尤其是何尚书疼爱女儿出了名的,也没把人宠成个女纨绔,可谓是人见人夸。

焉闻玉方才听见了:“他叫蒙书喜,我好似在哪听过“什么?你认识他?"文筝顿时来劲了:“常进宫的好像没有姓蒙的,莫非来自嘉邑县?”

焉闻玉想起来了:“他是此次秋闱的解元,蒙书喜。”那日在摘星楼,她和魏鄞修亲耳听到的。

在放榜之前,蒙书喜籍籍无名,可见并不是出身大户人家,也没精力去营造自己的声望。

甚至他此刻好像寄住在白马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