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2 / 2)

案是不胜欢欣之至。

待吕容娘告辞而去,嬴政揶揄:“相国看似与你势如水火,关键时刻仍将女儿托付于你,看来寡人是小瞧了你的公信。”“这和公信无甚么干系。“成乔坦荡地回答,“这只是无奈之选,毕竟倘若设身处地一想,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臣与王兄相比,还是臣更适合托付一止匕〃

嬴政摸了摸下颌:“寡人乃一国之君,天下良女无不以侍奉寡人为荣,为何输与你?”

这怎么还和妹妹因为谁更受欢迎的问题杠上了。成乔在心底腹诽做大王的胜负欲,脸上仍保持着笑眯眯:“王兄自己都说了,你后宫有天下良女,连名字也未必全部记得住,而臣至今孤身一人,您说,选哪个做女婿乃上佳之选?”

“寡人并非为声色之好,你若处在寡人之位上,便知个中苦衷。”“王兄知臣清心寡欲,懒于周旋,是故对王兄之位毫无兴致。”她不忘见缝插针再次表态以洗脑。

嬴政笑了笑:“那长安君对吕相国之位可有兴致?”成乔当即惊得眨了数十次眼睛。

就连一旁立侍的赵高亦难以置信地偷觑了眼君王,吕不韦一朝罢相,这空出来的相位便成了九卿们梦寐以求的香饽饽,不说别人,就说副相昌平君早凯能已久,并多次暗地里行贿与赵高,用以打听嬴政口风。现在就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公子轻而易举得到了?成乔更是呆立原地,一时双目无神,手中的一支笔蓦然掉落于地,发出啪嗒一声响。

嬴政笑意盎然:“寡人不过一句话,竟能骇得王弟落笔,倒是出乎寡人意料。”

成乔随即回过神来。

虽心底早有预料,面子上的震惊还是要做做表情,于是她惶惑地张了张口:“王兄一言九鼎,臣一时惊惧,故而恍惚掉笔,不慎殿前失仪,还望王兄万莫怪罪。”

赵高不由在无人关注的角落不屑地撇了撇唇角。再有些小聪明又如何,一国之相居帝国中枢,需老成持重端肃严慎者方可稳坐,而这被君王一句试探便能吓得掉笔的愣头青如何能担得起这般重任。赢政乃少年英主,自然应该知晓其中道理。思及此,赵高心里顿时稍稍宽了几分。

然而嬴政并未有所不悦,仍然保持微笑:“长安君还未回答寡人的问题。“回大王,臣年岁尚轻,经验不足,有负众望,恐不能胜任相国之重。此乃历来的客套言辞,且语气也不够激烈,嬴政便默认为"臣愿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以报君恩”。

在他看来,这才是成乔的心心里话,毕竟全天底下就连圣人也难接住这个诱惑。

但是他哪里能料到,成乔是真心不乐意。

大秦相国虽是六国士子追求的目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谓是位极人臣享尽尊荣。

可问题就出在这一人之下上。

虽然此时王权还未高度集中,但主导秦国的法家一力主张君主集权,而吕不韦正是试图以一家独大的相权将体制重新洗牌,以至于陷入如今境地。也不能说吕不韦运气不好摊上了最不好摆布的赢政,委实是变法后经过百年的发展,时代的浪潮推动着君主权力逐步上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吕不韦只能乖乖让位。

所以在这个节骨眼里上任秦相,即便权力再大,也不能发挥出成乔的原意。她只能按照嬴政的意愿,在他心仪的体系下组建一个天下大一统的政局,这固然是开千古之新风,然而这其中的弊端导致的结局后人有目共睹。“自你治理新安以来,政通人和,万众瞩目,不独是我大秦,六国民众皆耳闻你名声,由你接任吕不韦,实乃众望所归,长安君便不必推拒了。“成乔还在思考,嬴政已然一锤定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