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5(1 / 3)

第105章105

“咱们合作社跟伞厂关系怪亲近的。"黄述玉小声说。伞厂在很多城市的招待所、国营饭店、供销社设立办事处,他们的关大主任跑到经济口跟领导诉苦。

没过多久,多个伞厂办事处出现了合作社的推销员,绸伞销量零,合作社付不起工资,让伞厂代替合作社垫付一下工资,关主任让伞厂好人做到底,帮助推销员解决住宿和吃饭问题。

伞厂吃下了这个闷亏。

但是。

伞厂也是有脾气的,合作社出现的地方,伞厂不会出现,关主任和王厂长参加同一场会议,王厂长把关主任当做一团空气。6年前,一个实习生把关主任和王厂长的座位安排在一起,王厂长跟人换座位,没人跟他换,他抱着笔记本跟文书挤在一起。会议结束后,王厂长刚在市一把手那里挨了骂,马不停蹄进入市二把手的办公室,接着挨骂……

后来听说有人把王厂长叫到家里吃饭,王厂长进门看到关主任也在,头也不回走了。

事后,这个人找王厂长道歉,说王厂长跟关主任都是同一个系统的同事,没必要闹的这么难看,问王厂长伞厂家大业大,有没有考虑每年划一批特定资金帮助合作社,被王厂长照着脸来了一拳。

那段时间,人们见面研究对方的脸,就是想找出谁那么“大公无私”,然后默默远离这个人。

可惜一直没找出这个人。

出了这件事之后,没有人当着王厂长的面提合作社,怕王厂长一言不合往脸上来一拳。

他们丢不起这个人。

慢慢的,人们提伞厂,决不提合作社,提合作社,下意识避开伞厂。黑省代表团和R本客商撞到一起,她没想到关主任会向伞厂求助,更没想到伞厂会同意借场地。

在个人恩怨和给合作社提供帮助,让合作社更好的创汇面前,伞厂选择了后者。

会计对伞厂,对王厂长肃然起敬!

对于黄述玉说的,伞厂跟合作社关系好,会计笑而不语。黄述玉”

讨厌这种谜语人。

黄述玉拍下了王厂长“深情"的目光,走过去跟王厂长打招呼。王厂长热情邀请他们到食堂吃饭。

邬逸春团队下午六点离开,离开前,一定要掌握绸伞的历史、制作工艺,顾不上吃饭。黄述玉婉拒了王厂长的好意。王厂长没有勉强。

“我们伞厂在广交会上有展位,黄科长,我们移步聊一聊?"王厂长转身离开。

黄述玉跟上了王厂长。

两人聊了很久,黄述玉从王厂长那里得知伞厂处在出卖劳动力阶段,伞在广交会上走走量不走价的路线,成交量相当不错。伞厂的伞出口东南亚,东南亚各国每年都被台风“光临",伞坏的快,导致伞厂的伞每年的出口量很稳定。

伞厂对此很满意。

黄述玉把王厂长的话翻译一遍,伞出口到每年都会发生台风的国家,不管质量多么好的伞遇到台风都会坏,所以伞厂不需要抓质量,而是抓数量,伞厂因走量从而实现创汇,伞厂十分满意现在的生产出口模式。王厂长一直是伞厂如何,没提自己,在告诉她,他本人对此不满意,可能想抓质量。黄述玉听懂了,却没有点破,微笑着附和王厂长。传言不假,东北那边放出来一只小狐狸。纺织业、养蚕业被黄述玉的大义折服,关亚林也即将沦陷,看清黄述玉真面目的王厂长叹气,要不了多久,他这个清醒的人,会成为异端。

“我带你去一个地方。"王厂长盯着黄述玉手里的相机。黄述玉明白了,不能带相机进去。

她把相机交给邬逸春,跟随王厂长离开研究所。王厂长带黄述玉来到另一个研究所,进研究所之前,黄述玉要被搜身。保卫科的人从黄述玉身上搜出一把驳壳木仓,把黄述玉请去了保卫科喝茶,调查清楚木仓的来源,客客气气把黄述玉带回了研究所。难怪东北那边敢放一名女同志在外闯荡,感情这位女同志有请人吃花生米的能力。不能光自己一个人受到惊吓,王厂长跟保卫科那边通气,隐瞒了刚刚发生的事。

王厂长带黄述玉走进研究所,带黄述玉参观三折叠伞技术。“我国,三折叠伞技术早就有了,比长柄伞易坏,因此,没有投入到生产中。五年前,我们厂和五联农机厂合作开发三折叠伞,合作研发了一款钢骨三护叠伞。"王厂长把三折伞收起来,随手装进公文包里,“伞身可缩至20厘米,携带方便。”

“三折伞造价昂贵,跟走量的伞放在一起,影响三折伞的销量,我想把三折伞放到绸伞展台上售卖。"王厂长没有说真话。一旦三折伞投入到生产线上,一定会挤压长柄伞的生存空间。各家伞厂满意现状,研究方向齐齐放在长柄伞身上,不希望打破现在的局面。

现在的情况是自家伞厂不准三折伞面世,其他国营伞厂也不希望三折伞面世。

三折伞技术面临被封存的危机,黄述玉要带领绸伞走出国门,王厂长把主意打到黄述玉身上,只是黄述玉不肯接招,导致主动权始终都在黄述玉手中。黄述玉从黄潇那里得知一个情况,1984年,三折伞在市场上大规模流通,被一家家庭作坊式的伞厂掌握。

1975年,伞厂和五联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