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我真的有一座法师塔> 第405章 和我有关?(555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5章 和我有关?(5555)(2 / 4)

始终无法完全说服方豫。

当然,如果是未知粒子或暗物质辐射的信号表现也有可能,但孤立不证,即使是,也没办法通过这一组信号确定未知粒子和暗物质的存在。

毕竟这只是每次实验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组信号中不起眼的一个。

这一次实验再试一下,看看那个信号还会不会出现。

方豫翻看过此前两次的实验记录,当时的实验记录中,从未出现过这个信号。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是伪信号的可能性的确很大。

不过,还是再观测一次吧,这次改进了实验方案,也更新了实验设备,看看还能不能捕获那个126thz的神秘信号。

原本方豫只是为了搞清楚托卡马克怎么建造,但接触了一段时间的高能物理后,还真对这门学科产生了不小的兴趣。

虽然奥术和物理基本是两个方向的东西,甚至一些奥术现象的存在直接否定了某些量子物理理论,但高能物理这个学科仍旧给方豫在奥术领域带来不少启发。

反之亦如是。

总之,现在方豫确实对那个126thz的周期性信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主控制台启动完成,权限验证通过。”

“实验室环境检测开始真空压力稳定,空气湿度&nbp;05%。”

“环境温度213,高精度误差控制±01。”

“磁力线圈阵列电流正常(352a),电磁线圈完整。”

“粒子靶向室未检测到杂质与微粒沉积。”

伴随着etpd自检程序的启动,系统控制台自动语音提示也开始了工作。

随着凯文斯通在主控台上输入了一串命令指令后,马维和卡勒布门罗的身体也开始紧绷起来,随时通报着核心设备的预热进度。

“真空腔体抽空启动,当前真空度10的负七次方trr。”

“等离子体引导装置冷却模式激活。”

“液氮冷却管道注入开始液氮注入完成,管道温度稳定-196°。”

“等离子体冷却系统压力检测正常。”

“磁力线圈超导态激活中……冷却状态稳定。”

“粒子注入系统启动,当前目标粒子氢离子。”

“粒子引导速率标称&nbp;300&nbp;ev。”

……

“朗缪尔探针阵列信号检测启动数据链路稳定。”

“中性束加热系统准备就绪,参数锁定至目标范围。”

马维和卡勒布门罗最后两条播报一结束,凯文斯通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吧。”

说罢,凯文斯通啪啪啪的在键盘上敲出一连串的指令,而现场的实验人员,也开始有条不紊的操作起各种实验仪器,按实验计划的要求,分步骤开始执行。

“实验序列已启动核心磁场环加载”

“等离子体腔体电流453a,等离子体环成型。”

“电磁线圈场压均衡电子密度波动率监测中。”

………

随着最后的一句通报结束,面前的电脑屏幕开始出现一连串的数据流。

看到屏幕上不停滚动的数据流中一条警报都没有,凯文斯通这才松了一口气。

“真空腔压力……粒子引导场……等离子体生成状态……电子温度……都是正常!完全符合实验方案!”

凯文斯通满面红光的紧紧盯着电脑屏幕,时不时的还会看一眼隔着数层铅玻璃的etpd。

“这一次实验肯定能拿到想要的结果。”马维那张老脸上的痘痘更是红的就像要爆开似的。

这个实验要是成功了,至少可以发一篇顶刊,他作为核心人员怎么也能凑个并列一作。

这几年量子和高能物理领域的顶刊论文并列一作越来越多,少的有三四个,多的甚至七八个。

主要就是现在的物理,基本要靠跨学科合作,理论物理学家负责理论推导,实验物理学家负责实验设计,数据科学家进行数学建模与结果分析……这样一来,并列一作就成了常态。

而如果实验失败……呵呵,那就意味着这个团队的研究进度将被延迟至少半年,说不定就会把顶刊机会拱手让给其他研究组。

最紧张的无疑还是凯文斯通,站在马维身后不停地探头探脑,看着马维面前的电脑屏幕。

实验方案中,托卡马克中的等离子放电大约要持续30秒左右,对于凯文斯通来说,这简直就是他出生以来最慢的30秒。

方豫也同样看着屏幕,精神力却始终关注着实验室内的情况。

外面看不到,但在他的精神力反馈中,他能够清晰的‘看’到紫色的等离子流一秒内就在腔体内逐渐旋转成环,仿佛一条被磁场束缚的能量巨龙,在炽烈的核心中扭曲翻腾。

看起来确实很顺利。

方豫眯了眯眼,刚想把精神力撤回,就感应到一道湍流激励波似乎并未被腔体顶端的湍流抑制器抑制,反而冲破磁场线圈的稳定区,正疯狂撕裂等离子体边界。

等离子体生成的第五秒,马维的电脑屏幕上,突然蹦出了两条红色的“警告”!

不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