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霓雾效应
陈镝说,考举人前,经常去他家玩,去了就在他家中餐。他们家在北门附近,有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有菜地和五棵大树。祖上是做大官的。公主有次也跟我们去过他家。
公主让公子不要说了,公子这个朋友家真是可惜了,现在想来也有心痛。说完便带大家进了酒家。
那个副部长带着夫人过来问好。
陈镝夸奖园子里那些人造小溪流很有创意,给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诗词感。
雨雨告诉老板娘,王爷到了,记得加份油泼辣椒。
那个老板娘应诺后便问陈镝,王爷,晚上喝江南花雕还是她娘家的石榴酒?
陈镝一听,便问老板娘她是不是原南直怀远的,现在安徽怀远的?好像那边的百姓有做石榴酒传统。从没喝过,来点吧,欣赏一下那色泽,品尝一下那味道。
老板娘便说王爷厉害,一报出酒名便猜出了她是安徽怀远人。她娘家就是做石榴酒的。当年过来后,首先就种石榴准备酿酒。现在做得不错了。这边的石榴全是自家农场种的,不用外购,钱更好赚。
陈镝说石榴酒系采用石榴为主要原料,经破碎、发酵、分离、陈酿、调配五步而成的果酒。此酒采用独特发酵工艺精酿而成。据说石榴酒酒体纯正,色泽光亮透明,酸甜爽口,保留了石榴酸、甜、涩、鲜之天然风味,其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有生津化食、健脾益胃、降压降脂、软化血管、且具有保健美容及止泻之功效。只听说过,没真正见识过,当年在本土时,没到过南直。
陈镝告诉老板娘,因此他对石榴酒的功效不确定,但有好奇石榴酒的色泽与口感,等会记得上高脚杯。另外可以告诉她娘家人,可以用白糖代替冰糖,效果完全一样,成本能降低不少。我们大明人迷信冰糖,可能是受了制糖人的忽悠。
陈镝顺便跟王妃们科普白糖与冰糖的关系。如果快速结晶,就是小颗粒的白糖,如果维持恒温缓慢结晶便是冰糖。越恒温,结晶越缓慢,冰糖的颗粒越粗越晶莹,其实与白糖的成份一样。价格呢可能相差几倍。如果用红糖做冰糖,这样的冰糖就有淡淡的黄色,民间你黄冰糖,有些人为了卖出高价,对这种冰糖就有些功能吹嘘,他是从不相信。
在京城时,二妈去买冰糖,他如果跟着去,从来是劝二妈放弃这想法,但每次都劝不住二妈。二妈老笑我一个读书郎,知道些什么。二妈忘记了,其实读书人比她们懂得更多才是正理。反过来也证明,我们从前读的所谓的书是脱离生活,脱离生产的东西,没多大用途。所谓的读书能明事理,仅是接受认同了写书人提倡的那些伦理关系而已。
那个写连载文章的雾公主便问驸马,红糖与白糖是不是一样的成分。
陈镝告诉雾公主,红糖是没有精制的糖,主要成份是白糖一样的糖,叫做蔗糖,但里面有些杂质,杂质中包括色素,因此有颜色。如果在糖浆中加入烘干的木炭粉再沥出木炭粉,制出的糖就是白糖了。雾公主肯定读书时对理科知识没用心,否则读了新中学的化学,教材里有关于糖的知识。这教材就是本驸马编写的。
雾公主就笑着说驸马对她推测正确,她读书只对语文与历史感兴趣,其他的学科呵呵。
陈镝表扬雾公主诚实的同时,建议她还是要适当了解一下科学原理方面的知识,否则写出来的文章经不住推敲。
雾公主赶紧说谨遵驸马&bp;教诲。说完又说,驸马,下次随她回娘家,告诉她娘家将红糖做成白糖甚至冰糖,那个红糖的价格只有白糖的一半,可惜父王不让砍岛上的树,木炭要从其他地方运过来。
陈镝告诉雾公主不用,做那个木炭可以用甘蔗渣做的,只是要先要用机械将甘蔗渣压制一下再去烧成炭就行。顺便夸她心疼娘家,是个有孝心的好公主。
公主便问公子,好像说甘蔗只能做红糖,那些白糖是什么甜菜才能做?
呵呵,这就是咱们大明人既不深入探究,又习惯人云亦云的习惯害人咯。其实甜菜里的糖与甘蔗里的糖,主要成份是一样的,就叫蔗糖,跟我们吃的那个打糖是双胞胎一样的关系,就是组成完全一样,只是结构上不同而已。那个打糖叫麦芽糖,传统方法是用麦芽催化淀粉水解后的产品。有次在敏儿老家,英子就买了打糖给大家吃。
对了,在本土哦,叫卖打糖的人一般是堕民,好像是唐朝还是本朝某个皇帝下旨规定的。堕民吧,是一个群体,有堕落的百姓意思,可能是观念不为当时的朝廷所容忍。这类人的子弟好像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有一种推测是这类人追求自然科学,不太遵从有些规则吧。
公主就笑公子,如果当年父皇没点公子为驸马,保不准要跟岩哥走相同道路。关于堕民的说法,公子是信了开脱堕民的解释。公子今后不能这样解释了,现在自己是大王了,要有身份意识。堕民就是堕落的群体。
听公主这样说公子,那些有吃打糖经历的美女都说那打糖又香又甜粘牙齿。
陈镝没有理会公主的说辞,告诉美女们,香是添加在糖里的豆粉引起的,麦芽糖自身可没香味。
老板娘带人送来了石榴酒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