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不知我哥是嬴政> 他们兄妹面对的处境,还真是微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他们兄妹面对的处境,还真是微妙(1 / 2)

第146章他们兄妹面对的处境,还真是微妙秦国。

华阳宫。

昌平君和昌文君面面相觑,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出了问题。昌平君不确定地复问:“太后的意思是……华阳太后平静道:“我的意思是,希望昌平君和昌文君当太子师和太子傅,把丞相的位置让出来。”

两人像是被噎住,一下说不出话来。

他们都在斟酌,华阳太后此言到底是什么意思。华阳太后看着他们迟疑的神色,问道:“兵书有曰,上兵伐谋’。君可知,何为谋?”

昌平君说:“《兵书》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若是能够不耗费一兵一卒便拿下敌人,那便可以称之为上兵'之策。"①华阳太后说:“谋者,窃其心,顺其意,圆吾事。咄咄逼人妥协谋来的东西,迟早会遭反噬,尔等可曾明白?”

如同楚夫人说的那样,光是靠使唤旁人听自己所言,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一个人今日能听你所言,他明日便能听旁人所言。只有顺着别人的心意,做出对别人有好处的选择,那么别人才会愿意办这件事情。

昔年子贡一出,游说诸侯乱五国,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正是因为他前往五个诸侯国劝说君主时,都是站定在对方能够得到好处的立场上进行建议,利用他们之间的势力进行牵制。②

进而以一己之力,不费兵卒达成目的。

“王已青壮,不再是从前那个需要旁人辅助,才能站得住的孩子。"华阳太后看着心思各异的两人,道,“倘若吕不韦没有出事,又一心辅佐王,那他今日便是这大秦除了王之外最尊贵的人。”

昌平君和昌文君对视一眼,明白了她的意思。华阳太后这是看出来,王并不好影响控制,所以要从长公子身上下手。如此,才能保住楚系势力在秦国朝堂,不可撼动的地位。昌平君和昌文君深深作揖:“唯。”

他们明日就请命。

两人步出华阳宫时,嬴政刚好带着小扶苏从百鸟里归来。他看着两人踏着夕阳离开的背影,若有所思。将扶苏交回楚夫人,在那边用过夕食,嬴政便回到自己的章台宫,稍微看过呈上来的文书,确定没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需要处理。确定之后,他便去齐国。

赵闻枭还在灯下奋笔疾书。

看到眼前拖长的影子,她随口道:“你坐旁边看看路簿,稍等一会儿。她手头上总结思路的文书就快写完了。

嬴政也不客气,拿过旁边放着的路簿便看了起来,看完路簿又开始翻阅其他笔记。

这一翻,倒是发现她此人极为勤奋,居然连六国的事情都记录在册,写成一个个有趣的短小故事。

旁边还有批注,什么“可借鉴于xx事"、“引以为戒,别让脑子进水”“若是xxx,不知能不能扭转局面”云云。

赢政看着,觉得很有意思。

他问了赵闻枭一句,提起朱笔,在旁边也批阅两句。火凰和玄龙在旁边叽叽喳喳,吐槽这两个人只有在办公的时候才不会针锋相对,又惆怅他们老是放着任务不做,仿佛完全想不起来,他们身上还有任务这一回事儿。

赵闻枭文书写完,往布袋一塞,便如约带着赢政躲开耳目,前去寻找隗状。隗状似乎早已知道嬴政会来。

赵闻枭还在墙头上,便已经看到他虚虚拢着灯盏,在廊上张望。她回头,伸手,将垣墙另一边的嬴政拉过来。两人悄无声息落在院子里,贴着台基走向内廊,飘到望着门口的隗状身后。赵闻枭坏笑着,在对方肩膀上一拍。

她轻飘飘吐出一个字:“歙。”

隗状一惊,一回头,对上一张笑得渗人的鬼脸。他手猛地一抖,脚一软,心脏差点儿就原地罢工,彻底不跳了。赵闻枭无声狂笑,笑得猖狂。

嬴政…”

他赶紧把人扯到自己身后,唯恐隗状生气。对方远离秦国,在齐国替他办要紧事情,可不能随随便便惹恼了。“先生。”嬴政紧紧抓住隗状的手,流露出几丝激动与高兴交织的情绪,“咸阳一别,长日未见,可还安好?“他上下打量对方,感叹,“先生似乎瘦了。”隗状一手持灯,一手反握着嬴政的手臂,眼中也满是激动与兴奋。“好,都好。”

他眼中甚至闪烁出泪花,喉头也哽咽。

看得赵闻枭一个感情相对内敛含蓄的现代人,一愣一愣的。每次碰上这种场面,她都觉得自己的反应过于冷情。她反手掏纸笔,记话术。

君臣二人好一番寒暄,才你扶我,我扶你地入内室,烤火喝热汤。喝热汤时,难免会引见她,又是一番寒暄,顺便唏嘘一下今日碰见的荒唐事。

嬴政颇为忧心:“先生常遇见这样的事情吗?”隗状摇头:“诸子百家各行其是,不说各家之间的针锋相对,便是同为门下师兄弟,也不一定能够同心同德,同思同想。闹事并非没有,可如今日这般,冲着杀人而来,倒是少见。”

他并不担心兵家的截杀,却忧虑后胜会不会怕了。嬴政说:“吾有一计,可替先生解忧。”

隗状惊奇,又有些不胜惶恐:“哦?”

他为卿,本该是出主意的一方,现在却要王来出主意,岂不是乾坤颠倒。嬴政便将赵闻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