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好抽象的新任务
一行人再度兵分两道。
嬴政带着他的郎官五人归去秦国,赵闻枭带着叶子和阿兰回华胥。回了也没歇口气,马上让相里娇把刘邦几位喊来,看看他们在凰城附近考察得如何,准备怎么划分出四个郡县。
因赢政一次只能带两人穿梭,每日又限定穿梭两次,所以章邯还在她这。她想着反正人都来了,也没让他闲着。
“来,少荣同学。“赵闻枭不客气地把一摞文书放到他面前,“这都是粮仓的账簿,劳烦你帮忙算一算,减轻一下仲春她们的压力。”这年头,账房先生也不好找。
他们华胥国在粮食方面的账目又杂又多,哪怕算盘在手,天下也不能马上就有。
好不容易又逮着另一个全能选手,又怎么可以放过。至于叶子和阿兰,她也问过两人志向,看她们是乐意跟随母亲还是部落的人当平民老百姓,还是谋个一官半职。
见识过广阔天地,想要让这两人回到井底观天,那是绝无可能的事情。两人选择搭档开郡县。
“行。“赵闻枭沿途教的也不少,并不拘束使唤十来岁的丫头,“那就给你们一个机会,待会儿跟刘邦他们一起参加廷议。”至于能不能说服百官,让她们当郡守与郡丞,那就得看他们两个的本事锻炼得如何了。
这场廷议也开得长。
得先汇总她这段日子不在的大小事务,了解整个华胥开郡县的总体进程,又得针对一个国家的军事、农业、民生…等等方面的具体发展,理顺实际与计划之间的误差,及时进行调整。
新开郡县的事情,反倒落在最后。
那时,夕食都用过了,才展开华胥舆图,开始探讨四郡的地域划分与发展方向。
向前总结的人,是还穿着一身布衣,捧着厚厚册子的萧何。萧何办事向来周全,比之魏仲春的严谨也不遑多让。他不仅将凰城附近地域丈量过,绘制成舆图,还将地域之内有何种野生动植物、矿物、流经的水系等等,一一记录在册。所有的这些,全部包括它们具体的数量与生长、变化情况。农业方面,他甚至记录下不同土壤的详细情况与植物各虫害等等。赵闻枭看得想邀请他,加入植物图鉴的编写。有那从腰腹高到下巴的册子佐证,又有已经精心准备好的规划与发展方案,一众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毫不费劲儿。“凰城与长风郡以北开一郡县,此郡足有长风郡加临郡那么大;而在此郡县以西,凰城西北向再开一郡,此郡倒是与临郡差不多大。“赵闻枭指着舆图问萧何,“只是这两郡继续往北,就是大片的甘蔗林,为何不将甘蔗林纳入此郡内?”
萧何翻出最底下的册子,从善如流以数据佐证,且总结:“…可见该地足以成一郡,且糖乃重要物资,总得等王归来再决定。”他没有这个资格,一开始就将它纳入郡县中。毕竟郡县是他们挑选的郡县,尽管不一定由他们来治理,可总归是择一而从之,不好混入私心。
好家伙,从善如流得很自然嘛。
都喊上“王"了。
周勃诧异看向这个平日里不声不响,默默做事的人。“再者……“萧何平静道,“以此为中心,方圆百里内的谷地和山地,都适合栽种甘蔗。若是王准予,他们也不是不能种。”赵闻枭把问题抛回他:“那你觉得适合栽种吗?”萧何果断回:“谷地更适合栽种新育种的占城稻,山地可与番薯混种。人皆趋利而往,种甘蔗所得更多。可总要有粮食托底,才不会发生饥荒。”凰城正西是高原,适合牧马牧羊,适合单独划分一郡。而凰城往南却是沼泽、滩涂与海岸,也只能单独划分一郡。就是海岸线太长,主要以靠北的沼泽和滩涂为界限,切割海岸线。而围绕凰城,又夹在该郡与凰城、长风郡、临郡之间的一块地,乃林地……越过这片林地,有部分耕地,但再往前,又是海岸与丛林,沼泽与滩涂。所以萧何规划出足以养活当地人的耕地后,便划好相应分界线。但观舆图,估计剩下的地方虽大,但是足以支撑耕种的地方不算太多,顶多再分两个郡。
赵闻枭听得双眼放光:“萧萧啊。”
她的一个称呼,将所有人目光引走。
就连相里娇都忍不住,把目光投落在他身上,暗自打量一番。萧何……”
大家的反应,是不是太过了。
他依旧正襟危坐,缓缓直身行礼:“王请吩咐。”“留在凰城,与仲春、叔姜和伯昭搭档,为华胥开疆拓土做贡献如何?“赵闻枭殷切看他,“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我华胥的少司空。”少司空!
这下,将目光落在他身上的人,变成了刘邦这帮发小。他们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县尹,什么司空,管它大的还是少的,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官!
刘邦戳了戳萧何后腰,用气音说话:“你愣着干什么,赶紧答应呀。”只盼以后苟富贵,勿相忘!
萧何也就是迟疑片刻,便顺从应下。
周勃听得很是眼红。
留下萧何以后,赵闻枭让剩下六人自己发表意见,说说要如何开发其中两个郡县。
他们先前对于此事也略有猜测,特别是在知道华胥一帮隶臣妾与野人的情况下,更能明白,如今正值用人之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