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不知我哥是嬴政> 早四年打响了统一的第一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早四年打响了统一的第一枪(2 / 3)

倒是没有意见,顶多就是运的人多了,得留在沛地几日。一一吕家有仆从,亦可一并收取。

不过在把人送到华胥国之前,赵闻枭按照惯例三令五申,说清楚那边的情况,免得他们后悔。

那边一些不同于这边的风俗与惯例,更是条条罗列清楚。陈平和蒯彻深得她心,虽然以男子之身参与了新律令的制定,却提出“华胥之内,不得非议女子当家”一律,违者罚甲衣一件,劳役三日。更不用提魏仲春和古骰她们。

前者一类人,受过太多世道给女子拘束的苦,在华胥放开手脚去干之后,对从前的枷锁体会更是深刻;后者一类人,从未受过拘束,出发点只为谋己,绝无替男子忧虑半分的可能。

曹姬听完,只觉得华胥国像是女子的世外之地。怎么一条条规矩听下来,只对女子有好处而全无坏处。倒是吕公,像是深思熟虑许久,已然下定决心要随之前往华胥开拓。所以哪怕听到她说的一些条例,会露出匪夷所思的容色,却在诧异之后又平静下来,思量片刻便说服了自己。

就好像一一

只要华胥国不为了女子的发展,而去打压男子,他们便无所畏惧。在这几日里。

不时也会有其他曾在工室谋生的女工,频频来看。但并非所有人都有决心离开家乡。

她们只是黯然,可惜往后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机会。赵闻枭有时闲暇,便会坐在路边,与她们闲谈齐国那些织布买卖的女子,也说说华胥诸位女官。

她并不鼓动旁人跟她离开。

只是希望,有一粒种子落下后,会如蒲公英散开,飘落各地。哪怕这一粒种子,落在这片已经被规训过的土地上,极有可能水土不服,或是沉寂许久。

可万一它飞远了呢?

把人全部弄过去华胥国后,赵闻枭将凰城南的新郡县交给吕雉打理,让她自己想办法拉拢其他部落开发。

吕雉转头就找审食其当县丞,让明显对武力更感兴趣的吕嬃往县尉方向发展。

不过吕嬃还太小,当前还是得靠兄长吕泽帮忙。赵闻枭说当甩手掌柜就当甩手掌柜,安排好住所,给他们一本名为《华胥就住指南》的册子,且交代他们先留在凰城学习一段日子,等及格了才能搬迁就扭头走了。

刘邦他们也在痛苦学习中。

见到审食其,还热情拉他分享一些消息,借此减轻学习带来的痛苦。不久。

赵闻枭从秦国运隶臣妾运到一半,忽然想起自己的礼官。忙到飞起的嬴政,思索了一阵,才让她自己去百鸟里找一位名叫“叔孙通”的男子。

叔孙通?

赵闻枭总觉得耳熟。

走到半路,想起那就是韩瑛的前任雇主。

她提着蛇酒拜见荀卿,给张苍和耿寿昌两人补充些物资,慰问一番,顺道交流几句心得,看看他们的新成果。

午后,才有空闲前去拜见新人才。

当然了。

也没空着手,带了一箩筐的礼物。

叔孙通的病此时已大好,身体倍儿棒,能下河能上山的。听闻赵闻枭亲自前来,还跑去抓了一头山猪款待,生怕招待不周。这架势,好像哪里不对劲儿。

一顿饭过后,叔孙通表明他来秦国的意思:“不知淑女可否收留我们一家老小仆从,谋个去处?”

赵闻枭险些冷笑出声。

好他个秦文正!

难怪系统判定这么快,原来别人本来的意愿就是投靠她!!要不是怕把礼官吓得连夜跑路,赵闻枭抡起棍子就折返章台宫找他算账。可她还是保持微笑,了解过叔孙通的家细。听闻他的女儿叔孙天问,从小就跟他一起研究各国历年礼法,以及夏商周的一些古礼节,赵闻枭脸都快要笑烂了。

双方交谈一日一夜,彼此都满意得不行。

赵闻枭很快就把人带到华胥去,在凰城安排住所,入职政事堂,参与礼法制定与节日规划诸事。

最令她满意的,莫过于叔孙通此人格外灵活,只需提出条件,他便能尽数依照要求去办,从不辩驳,也不问为什么。什么“母诞日”、“凰神节"、“女生节”、“新春"之类听都没听过的节日,他也只问含义而已。

每日醉心政事,一晃眼,初冬时分降临。

东岛郡与长林郡的野人不满华胥圈地建国,与两郡爆发了一场小型争夺战。东岛郡守赵东岛,曾为赵国小将,带兵打仗搁在赵国不算出色,可对上没有什么谋略可言,光靠速度与绝对力量取胜的野人,便显得很有那么几分大将风范。

反正最终的结果,是东岛郡与长林郡完胜。野人骂骂咧咧往南去,仍是没有加入的意思。赵闻枭看着那边送来的文书,一度怀疑是不是语言不通的问题,导致野人无法理解她们国度存在的意义。

她瞅瞅文书描写的小战,再想想秦国又要谋政又要谋兵还要谋他国之臣的战争,就觉得被逼迫之后,居然还不联合起来抵抗她们华胥的野人。唔,着实有那么两分可爱。

不过一一

嬴政比历史上还要早四年打响了统一的第一枪,将韩国的南阳夺下。历史的变动,似乎还挺大。

不知因此会产生多厉害的蝴蝶效应。

可不管如何,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