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政哥:世上怎会有我妹这种人
赵闻枭老家的吊唁很简单,就是上三炷香,烧一把纸钱。纸钱烧完后,对着棺木拜一拜,便可以入座吃席,离开前撒点儿柚子水,拿走一个两指大的小纸包就行。
若是亲近些的关系,便要帮忙招呼客人,轮流守棺。她不清楚赵国的礼节,还问过李左车才拜,神情相当敬重虔诚,以至于李左车连怒气都发不出。
李家根基不在邯郸,加上赵国宗室国破家亡,敢来吊唁的人并不多。零星几个,看她的眼神都不善。
赵闻枭总觉得,自己弯腰的时候,对方的剑就会砍在她身上,血祭李牧老将军。
她甚至做好了要打一场硬仗的准备。
然而,她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对于死者的尊重,哪怕有些人瞪她瞪得眼睛发红,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目眦尽裂,也只是按住剑柄,蠢蠢欲动而已。嚷嚷着说恨她的张良,明明带了几十个仆从,仆从身上也都带了剑和短刀,却一动不动。
她端着华胥国的作揖手势,转了一圈,慢步离开。出了宅子,背后有人尾随上来。
赵闻枭闪身躲进巷子里,看他们快步追上,又突然冒头,吓得他们仓皇拔剑后便笑着翻墙离去,消失在雨幕中。
她跑去找先前的卓氏,却发现对方早就被王翦控制起来,没收一切家财。夫妻二人只剩下一辆小推车,推车里面的衣物和生活用品,便是他们被查抄剩下的全部家当。
三人面面相觑。
据说,再过不久,这批人还得迁到蜀地去。赵闻枭”
她可算知道,为什么赢政在她离开前,要瞥那一眼了。估计在嘲讽她白跑一趟。
也是,这座城都被秦国贡献了,一切资源不都是秦国的,她想要的东西,与其找其他人交易,还不如直接找他呢。
毕竟他那厚厚的文书,估计都记录全乎了。她只好当自己只是出来散步,转头折返跟某人谈条件。回到幕府。
赵闻枭脱下雨衣,把斗笠挂在窗旁。
她拍了拍身上的水珠,扫扫头发,才脱履入内。嬴政书案上的文书比她离开时不减反增,书案四周都绕了一圈。还有些并非纸张所载的文书簿册,而是帛书与竹简木简等,更是得按车来算,想要找个落脚的地方都要小心翼翼跨过去。攻城之后的收尾工作,比想象的还要繁琐。虽说安顿城内居民,建京观,收缴战利品和俘虏,以及整顿军队的事情,都有王翦老将军帮忙统筹。
甚至发动城内居民修缮城池,重新收拾城内基础的生活设施设备也归他来管。
可行政划分,官员事务的接管报备,总要赢政亲自来了解并任命。加上他万事都喜欢自己亲自动手,文书总要过目才安心,那工作量更是低不了一点儿。
只管统筹,能当甩手掌柜就当甩手掌柜的赵闻枭,完全不能理解他对于文书的热情与热爱,只觉得这些文书里面的字像妖怪,随时会跑出来将她包围。她直接翻到嬴政旁边问他:“一万斤铁,按照上次报价,用粮食来换,如何?”
“不要粮食,我要能治疗疟疾的药。“赢政头也不抬,一边看文书,一边回应她,“就按照你上次的报价,一金百粒折算。”赵闻枭”
她怎么觉得,他就在这里等着她呢。
“金鸡纳药丸不仅可以治疗疟疾,还能退高热,比寻常汤药省事而且见效快……"她屈指敲了敲书案上的竹简,“你要的量太大,恐怕一时半会儿给不了你。累死夏无且他们那群药师也办不到呐。
总不能让燕婧为首的医师,也全部跑去制药吧。嬴政将手边的两份帛书递给她:“不急,我知道药效有限期,所以并不急着要,三年后的春日,我要最新制作出来的金鸡纳药丸。”赵闻枭只关心一点:“那我这铁料,什么时候才可以拿?”要是铁料也得等三年以后,她可就跑去魏国或者楚国做交易了。三年,她还拿不下三个部落吗?!
要不是怕直接跟三个部落交换铁料,反而提醒他们一些没有发现的资源,负隅顽抗,她还不如在牛贺州内部消化。
“现在可以给你五千,剩下的要等半年。"嬴政终于放下手中的文书,抬头看她,将手中毛笔递过去,“如果没问题,就签字画押,达成交易。”摊开的帛书上,他已签好名字,留下指印。赵闻枭“啧”一声:“怎么感觉过来这一趟被你算计了,心里有种微妙的不爽。”
她接过他手中的笔签名,大拇指往红泥上一压,按在帛书上。那帛书还写得颇讲究,用的是两国名义。
谁想要赖账,还得掂量一下王朝在后世的名誉。嬴政收起其中一份帛书,交给蒙毅,正准备说些什么,就见赵闻枭从后腰掏出眼熟的小册子,当着他的面,嘀嘀咕咕写一一“华胥三年,暮春时节,秦文正不提醒我,让我白出去一趟,实在可恶,此仇不报非君子!下次,若他不让我坑回来,那就绝交好了。”嬴政…”
世上怎会有这等人。
赵闻枭写完,小册子一合,往后腰上一揣。她捞起帛书:“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华胥国还有很多事情要忙,你将铁料全部打点好之后,我就过来拿。”虽说系统没有给他们通信功能,但是两人还是发现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