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不知我哥是嬴政> 秦灭魏;华胥小分队归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秦灭魏;华胥小分队归国(1 / 3)

第240章秦灭魏;华胥小分队归国

公元前231年,十月。

魏国都城大梁被水浸泡三月,粮食尽绝,草药不足,死病遍地。昔日繁荣的城池,如今脏污得完全无法落脚,四下尽是尸骸,被满脸麻木的兵卒拖走,丢进大坑一同掩埋。

间或有水冲刷至此处,便会有一截胳膊露出薄薄黄土,指向天幕,似在质问苍天为何不公。

这样的尸骸大都无亲无故,只能这般潦草处理。谁也没法儿。

可也有好心士卒还会掬一捧黄土徐徐洒落,权当作祭奠送行。冬雪将至而未至。

天际憋着一股不详的乌青颜色,像是随时会有瓢泼大雨雪上加霜。魏宫书案上呈递的文书,犹如一片片雪花,无声诉说着流逝的人命到底有多少,直至摞到高处,无法承受,便轰然倒塌。战时的人命,便是这般飘摇不定。

文书掀开,露出触目惊心的白纸黑字,一路滚到魏王增脚下,令他无可逃避,直面这残酷现实。

当夜,守在城外的王离,隐隐听到东风送来的一阵阵鸣咽。不到月底,闭城不应战的魏王增,终于着上素衣,卸下王冠,双手捧着投降的国书,向秦称臣,开门迎敌。

历史上三年而亡国的魏假,则跪在其身后,满脸惶惶惴惴。公元前403年册封为侯国的大魏国,至此落下帷幕,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可不管是魏王增,还是他魏假,最终都和其他公子一起被秦军诛杀,唯有一个小儿被乳母抱走,不见踪影。

王贲赶紧下军令,让魏国人知道“得公子者赐金千斤,匿者罪至十族”。这其实也是在巧妙地告诉乳母,如果她把那位小公子带到秦军面前,那么这份赏金也会交到她手中,不治她的罪。

这个消息,也让乳母的家人知道了。

他们都劝乳母说:“秦军的赏金这么重,你还不如把那孩子的去处告诉他们,让他们把小公子拿下,那你便能得到赏金,富贵一生。”乳母摇了摇头,拒绝了家人的提议。

她板着脸说:“我不知道小公子在哪里。就算我知道,死就死,我是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的。我受王命养育小公子,保护他乃是我应当尽到的本分,怎公可以随便出卖他。

“你们死心吧,我绝对不可能为了自己富贵一生,而让小公子赴死。”家里人都不相信她说的第一句话。

父兄摇头叹息,觉得她怎么那么倔强,不知变通。乳母也看出家人在金钱面前动摇了。

老母亲趁其他人不注意,悄悄给她塞了干粮和钱,让她早早离开魏国,往齐国去生活。

“齐国不打仗,孩子说不定能长大。”

于是乳母便找了个机会逃出去,带着小公子投入林间沼泽之中亡命。只是不太巧,被四处搜索小公子踪迹的秦军看见了。“那边的妇人拉着谁?“秦军用剑撩开枝叶,依照上头的吩咐尽职问了一句脚步匆匆的乳母,“将孩子带过来看看。”乳母一时心急,做了个无比错误的决定。

她直接带着孩子跑了起来。

这无异于告诉秦军,她有蹊跷。

“这边有情况!”

秦军挽弓追上去。

乳母听到身后破空声,又见箭矢在四周飞流,干脆抱着小公子,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不让他受到伤害。

可秦军听到动静,自四面八方而来,很快就把他们团团围住射杀。乳母最后身中十二支箭,和小公子一起倒在沼泽之中。此事与是否要出兵攻打安陵的事情,被王贲一起送到赢政手中阅览。嬴政很快就给了回复,说乳母乃忠义之人,当以卿礼下葬,祠以太牢,赐金百镒,再封其母为五大夫。

赐予封号时,他一开始写的其实是"赐兄五大夫”。可腕间简陋的压祟钱重重撞在笔杆上,仿佛发出抗议之声,又让他改了主意,着蒙毅另外起草文书,封了乳母的母亲为五大夫。至于安陵之地……

这个地方并不是什么战略要地,没有用兵的必要。他们的兵力应当集中在外黄等重要地带,只要将外黄等地拿下,被包围在中间的安陵,迟早会归顺秦廷。

嬴政还给这地方新取了一个名字一一砀郡。砀山之郡。

而此时,被魏国册封的安陵君,正与外黄的陈馀、张耳会面,商议是否要投降秦兵之事,还是奋力抵抗,如同赵国燕国那样,留下一丝希望于偏远之地。陈馀叹气:“可是赵国有代地与代王嘉,燕国有辽东与未亡的燕王,我们魏国又有什么呢?”

他们的魏王与诸位公子都已经伏诛,而且举国之内并没有更多易守难攻的地方可以前往。

若要与秦军抗衡,恐怕很难。

安陵君猛地拍案而起:“我魏国人还有布衣之怒,可刺秦王矣!”哪怕不能把秦国也灭掉,起码到了秦王跟前,也可以与他同归于尽,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届时,就不信秦廷还能再出一代虎狼之君!“燕太子丹刺秦在前,下场可见,安陵君可莫要冲动,反惹暴君屠城。“张耳年长些,行事更为沉稳,且其在外黄有一定声名,乃名士也,心性也非常人司比。

安陵君:“那张公怎么说?”

张耳沉默一阵,说:“听闻魏国还有一位公子,被封为宁陵君,不在都城之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