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不知我哥是嬴政> 通信与集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通信与集权(2 / 2)

乔乔有点像她的唯粉,她就多余担心。“没有。“赵闻枭压住她肩膀,寻了个几口糊弄过去,“只是近来有要务交给他办,需要让他四周清静些。”

她伸手,把相里娇的刀刃压回去。

既然浮丘君诚意够足,冒着风险打断她的疑虑,她也不会当无罪而罪人的昏君。

且留且看吧。

次日廷议。

赵闻枭精神抖擞,听群臣叙事。

常务过后是其他要务相商,赵伯昭提出新郡多灾害,需要调度赈灾与跟大雌部落和火神部落建交的事情。

建交属于典客的事情。

可赵闻枭当初没有设立典客一职,与其他部落往来的事情,基本仰仗郡县郡守。

光论社交往来,其实刘邦就很适合这个位置。但是对方办事比她还要不着调,不拘小节,客人往来还照常泡脚,甚至洒人一脸水的事情都干得出来,委实容易得罪人。对外建交,恐怕会伤和气。

这人选一定要熟读华胥律法,而且表面看起来温和亲近人,但是又得有硬气的一面,绝对不会退让半步利益。

“诸卿,可有人选举荐?”

魏仲春举荐叔孙天问当典客:“礼官天问精通礼乐,又熟读我华胥律,而且她为人温和,却并非迂腐之辈,懂得变通,也有韧劲。仲春以为,礼官天问当属典客上乘之选。”

赵闻枭思索片刻,觉得可行。

再问群臣,大家想想也觉得适合,叔孙天问本人也没有意见,便就此敲定。赵闻枭继续廷议。

“新郡近来有什么灾害,按照章程还办不了?”赈灾的章程,的确都有,且全乎。只是新郡灾害太频繁了些,若按照惯常的制度援助,凰城得掏空家底,库令楚玥以为,此事还需要再行商议。耿寿昌思索片刻,起身作揖:"臣请奏。”“耿卿请言。”

“华胥如今还在开拓,各郡县免赋税者多,而收入凰城仓者少。寿昌以为,各郡可开办"常平仓’。只是此仓当为我华胥所有,在各郡而不为各郡所有。简单来说,就是开办一个官办粮仓,储存的粮食归朝廷,地方官吏不能随意支配。

“哦?“赵闻枭想起了什么,“可既然各郡还在免赋税,不收粮食,那各地粮仓的粮食从何而来呢?”

耿寿昌:“大司农与库令拨款,在各郡县粮食收成高而有余时,自各郡县购入粮食,集于′常平仓',但有灾祸,便可免从华胥调度,救民于危急。”赵闻枭俯身:“耿卿细说。”

如此一来,华胥的朝廷还可以稳定物价,不至于在灾害发生的时候,粮食价格上涨太厉害,伤及民生。

可这其中涉及的门道也很深,各种细节和数据还需要与大司农和库令,以及掌管全国经济的魏仲春一起计算商议,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仓储涉及到的种和计算,又让张苍起身提出他新研究的“衰分术"。“此术可算清楚"均输'的问题,只要将田地的多少与户室数量求赋税、把道路远近与负载轻重求脚费、用物价高低起伏变化求平均数等等弄清楚,令六路财富全部汇集统算,此后买卖运输货物,又或是赈灾时便不必那么麻烦,一项项让算清楚,与各方各职官交接。“张苍如是说。这主意除了会斩掉旁人贪污的路,在建国初期还不会那么容易被人逮住错漏搞事情,赵闻枭稍一斟酌,便让耿寿昌和张苍去办。赵闻枭玩笑道:“我看二位星官,可为我华胥养出一位计相。”此事商议到最后,又因为牵涉西部平原与更远的地区难以传递信息之事,自然而然把浮丘伯提出的“白鸽驯养”提上日程。浮丘伯说:“白鸽驯养不若驯服野兽野禽艰难,但有志向者,此事可成。”只是这样的话,恐怕华胥还要再加一条律令,让民间不能私自驯养白鸽,也要让其他的民众不能杀害白鸽。不然白鸽在传讯过程当中,极有可能被打下来,耽搁重要事情的传递。

至于详细的章程一一

“此事,就交给大司马与二位少司马了。”浮丘伯、韩瑛和启明起身领命:“诺。”

由于白鸽所能传递的信息有限,张苍又提出可精简传讯,让各郡县定期递交的"审计制度”。

赵闻枭看向张苍和魏仲春:“此事,文相与你共商如何?”白鸽与审计制度一定下,起码在大船航行出来之前,可以让她身居凰城,也能够掌控各地权力,以及处理各地事务。可想要精准了解各地信息,就只能等一年一度的大朝会,怕是也会留有隐患。

最直接的,就是地方发现中央掌控不严,滋长野心。不过只是这几年的话,地方都忙于开地务农,轻易不会有动乱,也算是过渡的手段。

这么一想,欧洲锚点似乎势在必行。

突然改了个称呼,魏仲春险些没反应过来。对上赵闻枭眼神,她才起身:“诺。”

华胥这边在商议开拓领土之后,如何保证中央集权和通讯顺畅的事情,大秦那边的赢政,已收到蒙恬抵达楚国平定叛乱后,带着精锐深入楚国腹地探路的文书。

最后,他还提及一事,让赢政怒而摔文书。翻滚的文书伸展开,落到王绾脚跟前,将“楚人拥启,奉为荆王"八个明晃晃的大字亮在他眼皮子底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