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不知我哥是嬴政> 秦并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秦并天下(1 / 2)

第252章秦并天下

在赵闻枭坐月子期间,秦楚战争一触即发。被蒙恬留在寿春的家将充当间谍,促使负刍与熊犹争夺君位之事愈发猛烈,令其内部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又要面对外界秦军的虎视眈眈。屈景昭三家在两人之间摇摆不定,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协助哪一方。盖因负刍身上有秦人血统,惹得此际的楚人格外不喜,而熊犹身体欠佳,又没有后代留下,实在令人忧虑。

就在屈景昭三家迟疑不决时,面对秦军与负刍,压力居高不下的熊犹,居然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去见了老父亲。

负刍兵不血刃接过君位。

他感恩与于蒙恬间谍的不离不弃,又对屈景昭三家袖手旁观的态度颇有微词,再加上秦楚两国早两年便连战不断,屈景昭三家的领兵大将大半被灭。这就意味着,三家的势力已不同往日。

于是负刍重用项燕,让他出谋划策,指挥这场大战。楚国有名的领兵大将大都出自屈景昭三家,项燕得此良机崛起,亦是格外慎重珍惜。

只是此时王翦的计谋已经奏效,秦军后方已经被平定得差不多,经过半年以上的稳定,哪怕还有楚人反复起义,可也被蒙恬等人镇压得稳稳的。兼之,安稳下来的老百姓,根本不想再继续打仗,暗中输送粮食的乡绅也渐渐少了。

六国贵族家产尚存,可也不像张良那么狠,直接倾家荡产,什么也不管。是故,贵族与贵族之间,也存了分歧。

本来就拧不成一股绳的各线,越发像一盘散沙。唯有恨意长存者,企图找别的贵族联合,再兴风浪。可那也不是一时半刻,便能立即办到的事情。秦国大后方,如今的确稳若磐石。

蒙武镇守大梁,通过鸿沟运输粮草至陈县,三川郡的粮草亦顺颍水而下至项县,而城父又有邺城、濮阳至襄丘的粮草支援。秦军稳打稳扎,仿佛已经变成了当地人。

经过大半年的挑战,秦军都不愿意出兵应战,且其侧回迂折,自西北而下,几近六地(大别山一脉东侧),要不是诸山环绕,恐怕已至门前。于是项燕主动出击。

城父背靠汝水,依山而建,可距离淝水口还有一段距离。项燕趁黑夜夺取淮水北岸及下蔡等地,于两地中间的平原与秦军交战。杨端和听从王翦的命令,退入城父不出。

项燕气得大骂:“秦人竖子尔!”

他都上北岸陆地了,居然还不愿意应战。

可是秦军不愿意出来,他也没有办法,只好引向东去,企图越到山脉后方袭击。

王翦逮住机会,趁对方警惕心下降的时候,举兵追上去,让蒙恬、王离、李信和杨端和等人在蕲南设下陷阱,引君入瓮,把项燕堵在城内。秦军并不擅长水战,但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人数上又有压倒性的优势。利用地形,把军阵摆出口袋型再行收束,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儿。前有强弩与骑兵,两翼有埋伏的甲士与针对骑兵的戈矛手和刀斧手,错过远距离的冲击优势,在收缩的甲士戈矛刀斧阵中,骑兵根本发挥不出优势。项燕除了退入秦军准备的口袋里死战,也别无他法。看着脸色铁青的项燕,李信气死人不偿命地旧事重提:“又见面了,手下败将。”

王离看他那得瑟的样子,都觉得牙酸,更何况是再一次在战场上不那么风光与他重逢的项燕。

上一次被这小子挑下马的经历,还历历在目。项燕咬紧牙关:“又是你在设计我?”

“不敢不敢,这次的功劳可是王老将军的,与我无关。“李信抬起手中的秦剑,下巴微抬,神情桀骜,“不过这一次将你打下马的人,一定还是我。”楚人脾气,本来就比较暴烈。

项燕听到这种大言不惭、死不要脸的话,眼睛都被气红了。他大喝一声,策马朝李信冲了上去。

两者比较。就年龄而言,他已经是当了爷爷的人,而李信正值少壮时候;就状态而言,他夜涉过河,又接连夺取淝水口一带地方,且又到阵前与杨端和叫嚣,向东而行好几日,算是疲兵,李信却只追了他几天,士气正是振奋时候。刀兵交接,项燕的眼神是要挣扎拼死的眼神,李信的眼神却还是朝气蓬勃、少年风发的眼神。

对上这样的眼神,即便不用说一句话,已经足够令人生气了。项燕砍向李信的每一剑,都带着不死不休的拼命,没多久胳膊就受不住,发出一阵酸软的抗议。

李信虽然嘴上嚣张,手上却格外谨慎,只抵抗,不反攻。他在等一个机会。

一个敌人疲惫松懈的机会。

这个机会来得也不晚,起码在暮色四合而未曾完全闭拢之前,还没找到突破口的项燕,看着跟随自己的兵将一个个倒在眼前,心就乱了。跟着他出兵的,可都是他们项氏的子弟呐!!血亲倒在前,还能无动于衷的狠人,这世上确实不太多。意料之中,项燕在混乱下,被人斩掉了脑袋。只不过斩掉他脑袋的人不是李信,而是恰巧转到附近的蒙恬。喉管被割破的血,还滋了李信一身。

李信唾了一口,擦掉溅射到脸上的新鲜血迹:“蒙甜甜,你是不是故意的?”

蒙恬挑起项燕的脑袋:“他可是自己撞到我刀下的,怪不得我。”谁知道是不是项燕清楚自己已经没有了生机,临死之前也不愿意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