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16章
火
寻常外甥女思念祖父,来府中暂住是小事,不过稍微费点心思,收拾出空院落,再派几个仆从照顾就罢了,但若这外甥女是本朝最尊贵的公主,小事就变成了天大的事。
顾林氏从收到公主府的帖子后就坐立难安,她在屋里来回踱步,脸上神色沉重焦急,嘴里念叨着:“这可怎么办?要不然把我这个屋子空出来,专门让殿下住,我去住偏院?”
昭华公主殿下以前住在皇宫里,不常出宫,后来又入住公主府,有了自己的府邸,虽然时常来镇国公府拜访,但从不过夜,这还是公主殿下头一次在府里留宿。
顾林氏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郑重对待,生怕自己安排不妥当不周全,不合公主心意,失了礼数,惹得昭华公主心里不满。公主只说暂住,却没说具体要住多长时日,顾林氏想着,这短则几天,长则一旬,甚至一月,那自己岂不是要时刻提心吊胆?坐在桌边绣荷包的少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半掩着唇:“娘,您这么怕公主殿下做什么?昭华公主殿下为人和善,才不像外面传言的那样娇蛮跋扈,不会为难您的,您就放心好了。”
“你不懂。“顾林氏叹了口气,“远香近臭,咱们平时和公主殿下往来不多,待在一起的时间也不长,但人和人一旦相处的久了,难免会生出嫌隙,更别说公主殿下身份那样尊贵,我们虽然是亲戚,也要自觉才是,不能惹公主不快。”绣荷包的少女点了点头,但心里并不怎么认同亲娘说的话,亲戚就是要往来才能更亲密呀,要总是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的,那和外人有什么区别?镇国公府人口简单,比起其他公侯贵族家来说,甚至算得上是稀薄。前左相顾培安没有兄弟姐妹,发妻为他生了一双儿女,长子便是镇国公,次女就是先皇后。
妾室无所出,发妻去世后顾培安也没有续弦,镇国公以军功封了国公,娶了书香门第的林氏嫡二小姐为妻,这绣荷包的少女就是顾林氏的嫡亲女儿,也是镇国公府的嫡小姐,名叫顾云溪,上面还有一个亲哥哥,剩下的便是三个姨娘们所生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血脉相连,唯一不住在镇国公府内的,就是先皇后的女儿,昭华公主容钰了。
顾云溪思索了一下:“娘不如让人把沁梅坞收拾出来,那里院落大方,还有白梅映雪,祖母在时,冬日就格外喜欢住沁梅坞的暖阁。公主殿口口弱,沁梅坞也方便静养,再合适不过了。”
“对啊,娘怎么没想到?“顾林氏眼前一亮,她拍了拍手掌,“娘这就让人去收拾。”
顾云溪手指轻捻,拉长针线为荷包锁了边,她举起来看了看自己的绣作,上面的山茶花栩栩如生,粉色的花瓣层层叠叠,如同薄雾舒展,花心处是金线统的蕊,露珠凝聚,将落未落,像美人含着欲诉还休的泪。啊,配上昭华公主殿下,不知道得有多美,美的人心醉。顾云溪想象着昭华公主收下她送的荷包,别在腰间对她浅笑盼兮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出来,转头问:“娘,你说公主殿下会喜欢我送的荷包吗?”“殿下上一次来,只在祖父的书房里待了一阵就走了,"顾云溪有些惋惜,“这荷包本该上一次就送给公主殿下的,我又添了些花瓣,应该没有画蛇添足吧?”
旁边的小婢女笑着插嘴:“怎么会呢,小姐的手艺,那是顶好的绣娘都要夸赞的。小姐如此用心,公主殿下肯定会喜欢的,说不定还会像那一次一样,回赠您一大盒碧玉珍珠呢。”
顾林氏动了动唇,瞪了婢女一眼,但却说不出“别眼皮子那么浅"之类的话,因为昭华公主殿下给的,那确实都是价值连城的好东西,没有一件是凡品,就连她都羡慕。
那些奇珍珠宝,哪怕不用,不去做首饰,到时候收做云溪的嫁妆也是极好的,婆家都会高看一眼。
这么一想,顾林氏也有几分期待昭华公主殿下来府上了,她欢欢喜喜地叫下人去收拾屋子,又去教训那些姨娘和庶子庶女,让他们都紧紧皮子,不许在公主殿下面前乱说话,更不能失礼。
等到容钰来镇国公府那天,她更是带着一群人候在门口,伸长了脖子,寻找着昭华公主的马车。
容钰被春桃扶着从马车上走下来,见到这么一群人弯腰行礼,立刻快步往前走了几步,握住了外祖父顾培安和舅母顾林氏的手,软声道:“外祖父,舅母,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这次是昭华叨扰了,外面天寒地冻,我们赶紧进屋吧。”
跨过大门,顾林氏就开始有意地拉着顾云溪往容钰旁边靠,几次三番地想要插话,但容钰心里存着事,完全没有注意到她的神色和小动作。容钰虚虚抱住外祖父的手臂,就像小时候那样撒娇道:“上次郎中说外祖父身体硬朗,但您还是得保重身体,不许再挑灯夜读了,晚上寒气重,您得早些休息才是。”
被最可爱的孙女这样关心着,顾培安的心里灌了蜜一样,他笑了几声:“钰儿放心,外祖父一定照办。倒是你,冬日里常常受风寒,我看今年好了许多,但也不许贪玩。”
祖孙俩说说笑笑,一路去了书房,顾林氏不得不停下脚步,不能再跟,她心里纳闷极了,转头问女儿:“公主这是怎么了?”顾云溪摇了摇头,也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