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我父刘玄德> 第425章 孙策请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5章 孙策请缨(2 / 3)

要么如太史慈、赵云,钟繇、董昭、陈群等这般和刘封关系密切的重臣,要么就是如赵俨、杜袭这等才能卓著,且对刘表很是不屑的新进。

因此,刘封也不太担心计划会泄露。

只是最后,刘封还是决定暂时不说。

原因很简单,刘封觉得现在远远不是出手的时候。

原时空里,刘表平定荆南可是打了整整一年多,现在才到哪里,距离**可还远的很。

眼看着堂上诸君没有新的意见了,刘封就打算休会。

可这时候,孙策却是突然离席拜倒,态度十分谦卑的匍匐在堂上,额头低触地面,大声喊道“将军明鉴,家父昔日为国讨董,血战多场,险死还生而不气馁,终获成功,得以大败董贼,光复神京,上报国家,下报黎民,臣身为人子,也与有荣焉。”

“只可惜天子西狩,家父为奸人所阻,不得长驱而入关中。后又因识人不明,为奸邪所蒙蔽,征伐刘表,却为黄祖暗箭所伤,最终战死沙场。”

“先父死时,策年不过舞象,猝遭重担,行差踏错,为袁术所欺骗,为逆贼征伐江东,扰乱扬地,其罪甚重。”

“幸而蒙左将军不弃,加恩释罪,宽宥孙家,容策效力自赎,心中感激之情,实难以言表,唯愿尽心竭力,报效明公恩德之万一。”

“今荆州事变,近在咫尺,我州紧邻荆襄,且还在下游,荆、扬二州本就同饮一江之水,怎能不早做准备?”

孙策慷慨激昂,神色恳切道“将军,策愿前往长沙,拜会伯绪先生,为您说得长沙来降!”

刘封大为吃惊,除了他以外,堂上大部分人也都对孙策侧目相视。

实在是众人都没想到,孙策这时候会跳出来,而且居然还想为刘封去说来半个荆州。

是的,如果张羡肯投降刘封,那刘封得到的可不仅仅只有一个长沙郡,他将能够得到整个荆南四郡,甚至还能提前发动鲸吞荆州的计划。

刘封目光如炬,紧盯着孙策整整一盏茶的时间。而孙策则老老实实的匍匐在地,根本没有敢抬起头来。

心中千思百转,还生出了想要询问身边人意见的心思。

可最终,刘封还是谁都没问,自己一人下了决断“善!既然伯符有此雄心,那封如何能无动于衷。汝此行所需何物,可尽数报于幕府之中,我必尽力应承。”

听见刘封竟然恩准了自己所请,孙策大喜过望,别看他嘴上信心十足,可实际上他却一直担心刘封根本不会放他离开。

可刘封却完全没有多少顾虑,如此轻而易举的同意了他的请求。

归根到底,还是两个人的视野差距太大。

在刘封心中,孙策本人固然是个不错的武将,但也仅此而已。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刘封优厚孙策更多的是希望能够收拢孙家军的人心,并将他们消化为己方的养分。

孙策本人愿意为自己效力则是意外之喜,不愿意,他也会养着对方。

即便跑了,那孙策一人又能成什么事情?

无敌如真霸王项羽,孤家寡人后,也只得自刎乌江的结局,更何况孙策不过是个小霸王罢了。

散会之后,众人先后离去,堂上只剩下了内阁三秘书,坐在席中和刘封大眼对小眼。

刘封没忍住,开口问道“你们就没什么事情要问我?”

诸葛亮露出淡然的浅笑,庞统忙着用小扇遮嘴,而陆逊则是一脸正色,只是嘴角忍不住高高翘起。

三人虽然神情各不相同,但却都是同一个意思,那就是没话想说。

刘封不由苦笑起来,他还想好为人师,想要用荆州之事给诸葛、庞统和陆逊上上一课,没想到这三人精根本不给自己机会。

显然诸葛三人也已经察觉到了荆州之变可能要持续很久,现在远远不是插手的最好时机。反倒是按部就班的训练军队,清剿山越,更能迷惑刘表,让其倾力南下平叛。

刘封拿他们三也没办法,干脆起身离开。

********

“张士鸿他怎么敢的!?”

荆州襄阳,州府大殿之中,刘表宛如雄狮一般大声咆哮,须眉飞扬。

蒯越等人同时起身拜倒,同声高呼“明公息怒。”

刘表看着堂中拜倒的文武官吏,心中的火焰不减反增。

正是这些人,屡屡劝说自己不要去动张羡,要按着自己的意思,张羡早就该被拿掉了。

张羡性格耿直,与刘表很是不和,两人虽然没到势同水火的地步,但也彼此互恶。

刘表几次三番的想要去除张羡,却都是被州府之中的大小官吏们给拦了下来。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刘表自己都很明白。

因为张羡是荆州人。

张羡是荆州南阳人,在荆州南部的四个郡中轮转担任太守,至今已经是零陵、桂阳和长沙三郡太守了。

对于荆州士族来说,这可是根正苗红的自己人。况且有张羡在荆南牵制刘表,刘表迫于压力,就会更加拉拢荆北的士族豪强们。

“我要亲征,我要执张士鸿之首于阶下,亲自问其罪,惩其过,以警天下叛徒贼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