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悄悄的掠过蒯越,发现后者并无反应后,这才悄悄松了口气。
“明公放心,瑁只需水陆步骑五万人,定能在年内报捷!”
蔡瑁这话说的相当稳当,五万人可是整个荆州五分之二的兵力了,而且还将时间拉长到一年。
然而刘表却很不满意,他觉得五万兵马可以接受,但时间居然要一年,这就相当危险了。
片刻后,刘表的目光转到蒯越身上,询问道“异度,若是以汝为帅,需多少兵力,多少时间?”
蔡瑁闻言,悄悄松了口气,他倒是对蒯越没有半点嫉妒,毕竟他自己都知道和蒯越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蒯越这才像是清醒过来似的,慢悠悠的回答道“启禀明公,以越之见,德珪所言还是过于骄傲了。”
刘表心中一沉“异度此言何意?”
蔡瑁也忍不住看向蒯越,不知道自己哪里骄傲了。
蒯越却是冲着刘表微微弯腰,以示恭谨的回答道“以越之见,非七万之众,一年之期不可。张士鸿久在荆南,历三任之郡守,每到一地,都得当地士族豪强的支持,深得荆南士、民之心。且其又有桓伯绪、刘士龙、潘承明等贤才襄助。长沙乃大城也,又地处险要,傍山依水,城高池深。”
说到这里,蒯越看了眼蔡瑁“若是德珪以为三五万人即可轻易拿下长沙,越恐汝不但会事与愿违,甚至会有小挫。”
刘表、蔡瑁乃至于堂上众人俱是一惊,没想到蒯越对长沙如此高看。这要是换了其他人,他们还将信将疑,可蒯越说这话,即便有人不信,也不敢开口反驳。
刘表陷入沉默之中,缓缓走回案后坐下。
如今荆州有兵马十四万,其中三万在江夏郡和章陵郡,襄阳有七万,两万在南郡,剩余两万在南阳郡。
这次南下攻伐长沙,扬州刘封情况不明,因此江夏的兵马只有增加,而不能减少。
南阳可以抽调一万兵力,虽然只剩下万人驻守颇为紧张,不过人心倒是归附刘表,必要时刻可以动员当地士族豪强的部曲顶上一阵子。
南郡的两万兵马,主要还是提防益州方向的威胁。好在刘璋是个老实人,不怎么有野心,而且这两年刘璋的注意力几乎全在汉中上面了。
再加上只需两、三千精锐卡住秭归、夷陵一线,即可卡死益州东出之口。
因此,从南郡抽调一万六七千人出来,应该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襄阳有兵马七万,抽调四万余人问题不大。
如此一来,总兵力可至近七万人,这恰好是蒯越所要求的最低数字。
刘表忍不住怀疑起蒯越是不是早有成算了,以对方的能力和权位,自然是轻而易举。而蒯越的能力,也是堪为人所信任的,刘表此刻就很是动摇。
同时,刘表心中也悄悄的松了口气,蒯越提的要求比蔡瑁还要多,这显然不符合争权夺利的迹象。这么说起来,蒯越这番话反倒更可能是真心实意的判断,而并非是想要争取大军统帅了。
想到这里,刘表做出了最终决定“我意已决,就以蒯越为大都督,统领水陆七万大军南下平叛,发三万民夫随军效力,转运物资,对外号为三十万大军,明年开春起行。另委蔡瑁为水军都督,统帅水军,委刘磐为陆军都督,统帅陆军。征调黄忠、刘虎、张允、文聘、韩晞等诸将,从军南征。”
说完之后,刘表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传令黄祖,让他小心戒备,若是有扬州战舰逆流而上,绝不许他们越过江陵一线。”
水陆七万大军,自然不可能没有民夫相随,这等规模,哪怕沿途都是大江大河,可以走水路保障后勤,也最少需要动员上万民夫才行,否则就等让部队中的辅兵负担更多的任务。
如今荆州并不缺人,北方流民的难逃,使得荆州人口剧增。
因此,刘表大手一挥,直接给了三万民夫的指标,算是相当大方的了。
蒯越本人都有些吃惊,他其实并不想掺和南下征湘这摊子事。
蒯家如今在荆州已经到达顶点了,除非造刘表的反自己单干,否则他南下再立平叛大功,那也是功高盖主,对蒯越本人并没有什么好处。
总不能叫刘表退位让贤吧?
如果败了,那很可能是大败,反倒会影响蒯家的声誉、名望和实力。
可刘表如今当着众人的面做出决定了,此时拒绝,必然会引来刘表的雷霆震怒。蒯越只能在心中叹息一声,随即出列,与蔡瑁、刘磐一起拜谢刘表的重任。
“明公但请在襄阳安坐,某必为明公平定湘南,擒张羡献于明公阶下。”
“异度。”
刘表闻言,亲自下阶走到蒯越的跟前拉住他的手,动情道“既如此,荆南诸事就拜托你了。”
蒯越只能拱手应道“喏!”
********
时间过的很快,又是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在这段时间里,刘封所在的扬州并没有什么大动作,天寒地冻的,军队连操演都减少了许多,以免发生冻伤之类的情况。
事情也正如刘封所预料的那样,刘表并未着急出兵,眼下荆州南北双方还在互骂阶段。
大规模的战争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