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我父刘玄德> 第436章 蔡中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6章 蔡中计(2 / 3)

作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望城上,却反而疏忽了对玉池山的侦查,以至于孙策所部七千人已经悄悄潜伏在山上了都一无所知。

荆北军中,蔡琰带着本部部曲两千人为前军,蔡瓒则带着本部两千人为后军。两部之间保持两里地的距离,遥相呼应。

罗县至望城大约为一百里地出头,蔡瓒自离开罗县后,每日保持行军三十里的速度,至第四天上午,抵达了望城东北。

蔡琰看着望城大门紧闭的城门,转头吩咐道“去个人,让他们赶紧开城。”

“是,将军!”

一都尉应命之后,单人匹马冲向城门。

“城内的人听着,荆州军讨逆将军麾下,中郎将蔡琰蔡将军已至城外。尔等若是不想满城俱焚,速速打开城门投降。”

那都尉在城下连喊了三遍,声音倒是很响,城门内外俱是听的一清二楚。

片刻之后,城门发出吱呀一声,缓缓打开。

那都尉脸上一喜,回头望向身后的大军。

军阵之中的蔡琰摆了摆手“廷圭,你带本部人马先行入城。”

“是,将军!”

蔡琰所唤廷圭之人,乃是他的族弟蔡和,此时在蔡琰麾下任校尉。

接到蔡琰命令后,蔡和一挥手,领了五百人先发,朝着城门走去。他们的任务乃是先行入城,控制城门和城楼,为后续大军入城打开通道。

届时论功行赏起来,他们也稳居先发之功,毕竟他们的行动自然也是颇有风险的,一旦城里若是有埋伏,第一个中招的就是他们这群先发。

不过蔡和的神色倒是很放松,毕竟在他的认知里,望城的荆南军早跑了,城里的大户们能有多少部曲,凑个一两百人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敢和他们四千人的大军做对。

蔡和自觉得了好彩头,心里美滋滋的,算计着入城之后该怎么搜刮。

蔡琰可是跟他商量好了,搜刮出来的财货四六分成,蔡琰拿四,他拿六。不过这并非是蔡琰好心,而是蔡和部下的分成就得他自己承担了,蔡琰是分文不管。

想着望城虽然不大,但也有千余户人家,即便每家榨取个三五百钱,那也是三五十万财货,更别说城中大户还得另算了。

就在蔡和想入非非时,城头突然伏兵四起,一百余人从城垛里站了起来,手中皆是弓弩,当即朝着蔡和所部倾泻而来。

只一个照面,蔡和所部就躺倒了数十人,另有数十人身中一两箭,却因为不是要害而没有栽倒。

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战果,完全是因为蔡和太过麻痹大意,正常先发怎么都不可能不防着城头的箭矢攻击。而蔡和所部明明带了盾牌,却大意不用,结果死伤惨重。

“起盾、起盾!”

蔡和身上也中了好几箭,只是因为身着铁甲,并没有什么大碍,最深的一箭也不过才破了铁甲,被里面的丝绸给阻了下来,仅仅只是咬破了皮肉。

在蔡和的指挥下,众人纷纷放下盾牌,抵挡城头箭矢。

同时,弓箭手也在蔡和的指挥下朝着城头开始反击。

远处的蔡琰一看,也是大惊失色。

“这是怎么回事情?难道望城守军不曾撤离?”

蔡琰大声喝骂,却无人回答。

于是,他也只能先放下这个问题,指挥弓箭手前压,接应蔡和退出城头弓箭的射程范围。

一番兵荒马乱之后,蔡和总算是撤了下来,但本部已经伤亡一百余人,就连一部分伤员都没能带回来,还留在城墙下凄声哀嚎。

蔡琰对着蔡和劈头盖脸一通臭骂,这次伤亡最大的原因还是蔡和的麻痹大意。否则就算被望城守军偷袭,也不至于如此惨重。

蔡和知道自己的错误,低着脑袋不吭声,任凭蔡琰大骂。

好半晌之后,蔡琰也骂的有些累了,停了下来,开始发号施令。

此时,蔡瓒以及其所部也抵达了望城城下,看见前军依旧列阵于野,没有入城,很是惊讶。

蔡瓒亲自带了人过来寻找蔡琰,得知望城诈降,并重创了蔡和所部后,蔡瓒表现的极为震惊。

“兄长,眼下该如何是好?”

蔡琰本来想进攻,可既然现在兄长来了,他也不能不问问兄长的意见,更何况蔡瓒才是主将。

蔡瓒脸色阴沉,询问道“城里有多少人?”

“不知道。”

蔡琰面如锅底,摇了摇头“不过应该人数不多,刚才城墙上大概百十个人,城门口看不清,但人影稀疏,应该多不到哪里去。只是这弓弩倒是有上百张,让人摸不着头脑。”

蔡瓒麾下的蔡中突然插话道“如今各地豪强大户家中大多囤积弓弩,这望城也有不少大户人家,拿出个百余张弓矢也属正常。”

蔡中的话有些道理,其他三蔡也颇为认同。

蔡瓒细思片刻,回头询问道“周围可有警情?”

探马首领赶忙回答道“回禀将军,不曾有警情。”

荆北军如今在平原之上,四面八方都是平原,而且一面是湘水,一面是玉池山,想要突袭他们难度还是颇高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孙策才依旧潜伏着,他要等到荆州军陷入到攻城中后,再开始出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