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古人笑疯啦> 第二十二章 裂帛狂想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裂帛狂想曲(1 / 1)

酒池的涟漪还未在史册上晕开,夏王朝的财政危机已化作妺喜指尖的裂帛声。

“这声音...”姒癸的玄端王服扫落案头漆盒,十二枚玉环佩叮咚坠地,“像极了本王劈开有扈氏贡品的快感!”

如今这些织品...她指尖轻挑,又一段齐鲁冰纨应声而裂,“倒像是把整条汶水冻成了绸缎。”

九黎部族献上染着辰砂的朱绢。

连远在漠北的荤粥部落都送来驼毛织就的金罽。

于是斟鄩城外终日回荡着裂帛声,宛若万千春蚕在集体自戕,惊得占卜官把龟甲裂纹都解读成了“天降丝雨”的吉兆。

姒癸挥退奏报洪灾的司徒,兴致勃勃展示新发明。

金刀随着磬音节奏起落,每次裂帛都精准卡在《大濩》的鼓点间隙。

这巧合被史官记录为“天赐舆图”,实则因缣帛浸染时压到了库房旧地图。

她忽然指向池心岛正在修建的观星台,“若在那白玉穹顶下搭设裂帛坊,每撕一匹便放只孔明灯,让丝絮混着星辉飘落...”

老臣抱着残碑嘶吼:“蚕神嫘祖在上,这些丝帛本该裁作王畿百姓的襜褕啊!”

裂帛坊穹顶镶嵌三百六十枚蚌壳明月珠,地面铺陈百越进贡的藤纹簟席。

他颤巍巍地解下祭服赤绶,将历代先王灵位裹成茧状,暗喻“作茧自缚”的讽谏。

老臣别出心裁地在进贡的帛书边缘刻满谏言,当妺喜撕开熏着兰香的縠纱时,纷扬的丝絮间突然飘出甲骨文:“一尺锦,千户粟”。

她当即命绣娘将谏言绣成驱蚊香囊,赐给各部落使者当通关文牒。

姒癸当即颁布《裂帛令》,命八百诸侯按五行方位进献特定织物。

西方素縠得织进祁连山雪莲蕊。

为验证织物成分,司空府发明“火验法”,即持帛凑近烛火,青绡需燃出咸腥海雾,素縠要飘雪莲冷香,检验失败的贡使则被罚穿葛麻衣跳傩戏。

有缗氏为争夺“御用承运商”头衔,竟训练战马用蹄铁在驿道刻里程标记。

还有昆吾部落,他们用熔炼九鼎剩余的青铜打造了“裂帛盲盒车”。

这日黄昏,伊尹端着雕花漆案穿过回廊。

当他瞥见司空正在清点裂帛损耗时,突然高声赞叹:“大人这记账方式妙极!用帛屑贴出九州地形,可是要助大王规划新的裂帛航线?”

今岁裂帛量已达全国织造力的七倍。

那伪装成挑粪郎的间谍,将密信塞进掏空的葫芦瓢,飘过护城河时还哼着不同寻常的调子。

八百席间的裂帛声戛然而止。

徐戎首领的酒爵跌落案几,浊酒在簟席上漫出狰狞纹路,恰似《山海经》记载的穷奇图腾。

君王踩着貔貅纹玉几跃上案台,玄衣纁裳在烛火中翻卷如垂天之云:

他顺手扯下司徒的蔽膝裹住酒坛,陶片割破的锦缎渗出紫红液汁,被史官记为“玄酒染朱绂”的不祥之兆。

巫祝们捧着《禹贡》给织物相面,玉匠用解玉砂摩擦布帛听声。

伊尹在这场闹剧中如鱼得水,他借口测试帛布耐热性,成功在庖厨里架起能观测星象的青铜浑天汤锅。

最会讽刺的关龙逄连夜编写《裂帛考伪指南》,却在每一页夹层用隐形蓼蓝汁写道:“今日裂帛声,他日亡国音”。

而飞散的灰烬恰好拼成“夏”字裂纹。

除夕夜,妺喜在酒池冰面上举办裂帛灯会。

火光映照下,这些铸件形制诡异:既有裂帛机的齿轮,也有战车的轴枢,更藏着几枚刻有玄鸟徽记的兵符。

不料有一盏孔明灯坠入酒池引发小火,关龙逄仰天大笑:“裂帛引天火,这兆头比龟甲灼痕明白多了!”

那夜枭掠过云梦泽时,爪间落下一片焦帛,被早起的渔夫捞起,上面依稀可辨四字:“时日曷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