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刘协:待朕看看尔等的下场!> 第020章:一次成功的表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20章:一次成功的表演(1 / 1)

侧位居于次席的司空种拂,看得较为分明,当即躬身向天子请示道:

“司空公所言,朕何尝不知?”刘谐语带哽咽:

“如今朕高踞殿中,御朝廷之盛典,受群臣之叩拜;生母却名位不显,祭祀无着。其待遇之悬殊,可谓天上地下。朕忝为人子,怎忍心独自享乐呢,如此岂非不孝么?”

汉朝极其重视孝道,和名义下专以孝治天下的某圣朝相比,甚至大有过之。除高帝、光武帝这两位奠基之主外,天子的谥号之中,皆冠以“孝”字;朝廷征辟诸郡士子,亦以“孝廉”为科。

太常卿马日磾避席而起,上前向刘谐谢罪道:“国家祭祀,乃太常之责。老臣未能审度幽微,体谅天心,实在惭愧无地!”

三公之职,坐而论道,善导天子。他现在已经自承失职,而且是在这事关天子孝道的大节上,如何还能就任?还要不要自己今后的名声了?

这是今年除元旦外的第一次朔望大朝,又有太师董卓出席,他好不容易做了全盘的安排。

哪料到横生枝节,天子居然来了这么一出?

更重要的是,太师董卓会不会觉得,天子这番表演,乃是他王允的有心安排?

他只好询于前相国府长史、将作大匠刘艾。

刘艾却婉拒道:“下臣为东观令史时,蔡侍中已为中郎,奉诏校书于东观。若论博闻强识,下臣如何比得上蔡侍中?”

蔡邕不假思索,随口确认道:

王允狐疑的望着蔡邕。他现在怀疑,天子那番话,乃是蔡邕所教。

而他刚才所述的那番内情,估计也早有准备。否则再怎么博闻强识,也不至于随口道出罢!

如今也只能继续补救、打消董卓的疑虑了……

“陛下孝心诚为可嘉,此事也理所应当。然追尊之仪,须得以光禄大夫持节为使者,改葬皇妣附先帝之陵。如今雒阳正与关东乱军对峙,一时恐有不便……太师以为如何?”

种拂自己就是河南郡雒阳县人。

“正是如此!”

朝臣们纷纷应和道。

至此,追尊皇妣王氏为皇后之事,就这么决定了下来。

他才来几天,本不想如此张扬,然而事情既然凑巧,机会也实在难得,也就不吝在群臣面前悲情上演了这么一出。

一位深明孝道的天子,一位母亲有皇后之名的嫡出天子,一位能利用形势集合众议的天子,哪怕还没有加元服,也已经足够值得众人的效忠。

……,……

他向董卓说道:“今日在宣室殿,仲父就这么坐观着,任群臣附和天子的意见么?”

事实上,他前一阵刚收到密报,说袁绍、韩馥等人,正试图拥立大司马、幽州牧刘虞为天子。

以刘虞在天下的威望,若果真在袁绍的拥戴下即天子之位,关东叛军声势必然大振,连两袁之间的矛盾也会被压制不少;而朝堂上与袁氏有所关联的朝臣,恐怕会有相当一部分投往河北新朝。

和天子相比,其背后的人,倒是更值得董卓在意。毕竟以天子的阅历和年龄,不可能表现得这般完美。

王允似乎并不知情,言语间颇显被动,明显被司空种拂压制;而且到了最后,还把决定权交给了他,让他获得天子的感激。

马日磾出身司隶扶风,素来与关东没有太多纠葛,也是董卓可以接受的太尉。

这朝政之事,还真彼其娘之头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