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可以出宫去吗?”刘协问王盖道。
虽然身为侍中,在天子出行时有参乘、侍从之责。但刘协年龄尚幼,自从来到长安,入住未央宫,就从来没有离开过,他这侍中也从未经历过天子出行的事情。
太仆卿是九卿之一,掌宫中的车辆和马匹。天子出行的时候,负责安排随从人选和队列次序;如遇到大驾出行,还要亲自为天子驾驭乘舆。
刘协坐回御座上:“既如此,相烦王侍中为朕召鲁太仆来见。”
“如此便罢了。”刘协干等了这会,又没得到答案,心情颇有点郁闷。
到了第二天,刘协很快知道了,太师董卓为何要召鲁馗过去。
这是侍中蔡邕告诉刘协的。
董卓出行,那排场自不一般。
王盖昨晚刚请教过侍中赵温,告诉刘协说,这本为天子大驾出行的队列规模。
加上光禄勋郎卫、卫尉诸部、少府诸署、执金吾从骑等,以及形形色色如中黄门冗从骑吹之类的仪仗队列,从骑高达万人以上。
再次则是小驾,用于天子祠宗庙或春秋上陵,规模更小。
想想董卓大肆出行的规模,而自己尚且为能否出未央宫在纠结……
正好执金吾董承、当值侍中王盖、奉车都尉王斌都在长安,而三十六乘属车也不难凑出。
王盖略有迟疑:“可要知会司徒?”
刘协微微一笑:“自然是要告知的,否则岂不让司徒公、王侍中为难?”
听说刘协要出宫,王允即刻来见,劝谏刘协打消想法。
说到这里,他的神情颇有些玩味。
阿容性情朴实,向来勤劳任事,自己肯定不能让她落到这番下场……
“但有一二闪失,天下尽皆惊惶,陛下宁不念此、为社稷珍重自身乎?”
要么就是带不动,要么就是被董卓带走了,要么就是不仅带不动、而且还被董卓带走了。
剩下在长安的南军卫尉诸部、城门校尉诸部,基本都被董卓架空。就算不考虑禁卫之责,也不可能护卫我……
“司徒多虑了。三辅首善之地,右扶风王弘治剧之臣,此去哪会遇到成规模的贼寇呢?再者,有太师的数千骑为朕先导,便有小股贼寇,亦当闻声远遁。”
王允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位天子,越来越有主见,偏偏人又聪慧,辞令亦是锋利。
王弘在弘农郡诛杀过那么多豪强,名声遍及司隶。如今调任右扶风,一郡尽皆清宁,很少有人犯禁。
有太师董卓率领数千骑在前,一路警戒过去。天子就跟在后面,确实想不到能有什么风险。那执金吾所部数百军士,各自甲杖鲜明,充当仪仗的作用或许更大些。
“司徒公请说。”
原来还有这等任务等着我,我说怎么突然就这么好说话了呢!
刘协爽快的答应道:“慰问乡里,稳定人心,固天子之责也。何劳司徒公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