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刘协:待朕看看尔等的下场!> 第066章:可引天子为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66章:可引天子为援(1 / 1)

士孙瑞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

在那一战中,凉州军的胡轸为大督,并州军的吕布仅为骑督,军中却多为并州人。

此事王允也知道,闻言顿时若有所思。

实际上,吕布正是王允不喜的那种人。不识经义,做人便无常道,惟以利行;不明忠义……这还用说么?他都杀了举他为主薄的上司丁原了。

董卓曾经让吕布多和王允亲近,意思是让吕布和他的前任董璜学着点,对王允保持足够的尊敬态度。王允曾不以为意,但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结交的好契机。

“翦除强臣,为国效命,何谈偏劳?”王允慨然说道,“所可虑者,董卓虽然明面上信重于我,然防备亦是极严,军力军权丝毫不予。我亦常怀谨慎之意,竭力避免引其猜疑。”

士孙瑞忖度道:“子师公的外援是何人,皇甫中丞么?”

可以说,在皇甫嵩面前,董卓一直都只有俯首认低的份,只能和他的儿子皇甫坚寿论交。

后来董卓擅权,以朝廷的名义征皇甫嵩入朝。当时皇甫嵩领精兵三万驻上林苑,长史劝他勿要听从乱命,直接起兵与关东一齐讨伐董卓。

董卓也曾想杀皇甫嵩。但在其子皇甫坚寿的大义相责下,知道自己不占理,也就赦免了他;前次率军返回长安,还特意握着皇甫嵩的手,问他有没有心服……

“天子此次法驾出京,巡游有度,施恩有节,比我预想中的效果还要好一些,可谓少年老成。返回长安之后,或可多承担一些责任,从而分去董卓一些关注,为我等创造可乘之机。”

“如果是之前,我亦有此担忧,”王允笑道,“然而这次诏令之事,足见天子既有担当,亦擅权变,遂能施惠于尚书台,岂宜以寻常稚童待之?”

然而诛杀董卓之事,实在艰难非常,必须善加利用一切之助力。

两人计议已定,结束请秋,离开太史署返回尚书台。

他略怀期待的展开一看,顿时有些发愣。

也就是说,这边他刚和士孙瑞商议,要让天子有所表现。结果天子已经有所行动,在郿坞极为高调的弄出了这么个大动作?

所以,董卓现在成了汉室地位最尊的外戚?这到底是祸是福?

……,……

今天本就是王允休沐的日子,是因着请秋,他才耽误了这一上午的时间。

回到北阙外的家中,恰在中门遇到从子王凌,似乎正欲外出。王允随口问道:“欲往何处?”

田子泰也就是田畴,比上个月刚刚加冠的王凌年长三岁。虽然他拒绝了王允的征辟,但王允依旧很欣赏他,嘱咐家中子弟多与他交往。

“小子准备推辞。”

“小子才刚加冠,素无名声。得到征辟,不过是因为仲父的地位而已,实难让人信服,”王凌继续说道,“再者,州中举主乃司隶校尉刘嚣,此人声名狼藉,前时又为恶三辅,小子耻于就征。”

朝廷这次征辟郎官,虽仅在司隶施行,但并未限定出身籍贯。在司隶的外州士子,同样也能获得征辟,其名额都在州中,由司隶校尉刘嚣负责。

可这样一来,因着刘嚣声名太差,必然会有外州士子推辞征辟,让朝廷的选贤之意落空。

所谓的因私害公,即是如此。但王允能有什么办法呢?

他只能往好处想,至少陛下的目的已经达到,司隶的喧嚣已经平息。

王允向从子王凌点了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