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贤良师来了!”
“我自幼随父加入太平道,苦练武功十八载,今日终能见到大贤良师的天颜了!”
三百名即将换血的少年,外加他们的护道人,六百双目光,齐刷刷望向中间那拔地而起,足足三丈高的高台。
伴随着那一声激动的唱礼声,“大贤良师,到!”
一位白衣道袍,手握拂尘的老道,脚踏霞光,自天穹徐徐而来,轻飘飘落在高台上。
当老道双脚即将落在高台上的瞬间。
其中,一朵足足一丈高的巨大青莲,更是如天罗伞倒转铺开,轻飘飘将老道接住。
地涌青莲!
顿时,在场六百人齐刷刷跪在地上,无不顶礼膜拜。
人群中,一位胖乎乎的少年,忽然率先开口,朗声而道。
众少年和护道者这才醒悟过来,一个个心中暗骂,表面上却争先恐后地恭维老道。
不过杨啸不想当出头鸟,声音不大不小,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大贤良师是太平道的天师,修为已是宗师之境,单论精神感应,恐怕和大儒邹先生是同一层次。
哪怕杨啸实力今非昔比,已是最强铁皮,又得无面女的馈赠,筋骨皮刚中带柔,再无三个月暴毙的隐患。
“只要我不‘看’大贤良师,那就不会引起他的警觉,我也不用担心被发现。”
“老赵,老赵?”
“大哥我没事,大贤良师让我高山仰止,以至于一时失神。”
张龙也没多想,继续匍匐。
那高台上的神圣莲花,哪里是什么莲花?
那最大的莲花,更是由数以千计的小指骨,以榫卯结构巧妙拼接,汇聚而成!
至于那些所谓的“天花乱坠”,亦是类似原理。
至于那从天穹洒落的神圣霞光?
那分明是数量庞大的,恶心而臭烘烘的污浊之血!
“明帝举一国之人、财、物力,三征太平道,誓要灭了这些妖人,明帝果然是对的!”
不过怒归怒,杨啸却知道,他绝对不能流露出任何不满和异样,
好在高台上的大贤良师,并无察觉到杨啸的异样,而是盘腿坐在那朵巨大的青莲上,开始所谓的“讲道”。
“如今乃是乱世,大衍王朝气数已尽,我等只需团结一致,定能逆伐苍天,让黄天的光辉,照耀天下每一个角落!”
大贤良师时而煽情,时而振臂高呼,时而掩面而泣,时而摇头晃脑,语气抑扬顿挫,成功将全场气氛调动。
张龙更是数次落泪,对大贤良师敬佩万分,感动莫名。
杨啸默默地看着这一场闹剧,心中一万头羊驼呼啸而过。
“难怪太平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杨啸不禁感慨。
恐怕很多读书人、豪强、富贾,同样也无法抗拒!
太平道的“传承”之火,恐怕也不可能熄灭,依旧会一代代地蔓延到未来。
从此人的“煽情演讲”中,杨啸还是听到了很多,在外界根本接触不到,甚至无人敢讲的“真相”。
“但那些昂贵的上好秘药,却被朝廷、世家和门阀所把持。”
“否则,普通人根本得不到这些上好秘药,换血失败的可能极大。”
“若无朝廷或大族支持,想要获取副作用更小的上好血肉,此事绝无可能!“
杨啸越听越无语。
大衍太祖平定天下,横推各大门派,收罗天下武学于朱雀楼藏经阁,并以气血武道而武布天下,彻底取代了其他修炼途径。
从而保证天下无论怎么乱,都无人能真正动摇国本。
但寒门才是这天下的基石,百姓终究是一国之君根本!
无论历代皇帝和世家门阀联合布局。
但这,可能吗?
当这个荒诞的念头,浮现在脑海之时,杨啸不禁目瞪口呆,感觉很是滑稽。
但如果大贤良师的话为真,无论太平道无论动机为何。
一个不用给朝廷世家门阀当狗,就能逆势崛起的出路。
“我只是朱雀楼一个平平无奇的店小二,只想在这该死的乱世之中,低调地苟着发育。”
杨啸微微叹了口气,“目光”在不经意之间,落在了大贤良师的身上。
这一看,杨啸顿时浑身一震,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