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冰箱到
等都收拾完了,几个人坐在沙发上聊天,陈大娘又详细问了问袁峰这半年来在老家的情况。
黎安安也在一旁听着。
慢慢地听下来就一个感觉,这袁家家庭氛围还真挺好的。她说的不是部队这边,是大家庭袁家,加上青省老家那边的。从陈大娘偶尔给老家打电话和时不时能收到的老家特产也能看出来,袁家是一个亲情味儿还挺浓的大家庭。
陈大娘当初来照顾小石头的妈妈坐月子,没想到后来人直接没了,只留下早产的小石头。
就从短住变成了常住,袁峰就暂时没人管了。袁小四独自在老家待一年,只寒假时过来这边待了一段儿,基本上没受啥委屈,也没什么寄人篱下的感觉,那就只能是帮着照顾他的人比较好。袁家再上一代老人没了,袁团长的父亲也不在了,目前就他叔叔婶子在那边,还有家里的一些其他亲戚。
之前相处得就挺好,这一年陈大娘帮着袁团长在这边张罗,袁小四就只能麻烦他叔叔婶婶了。
这可都是大人情,人家把孩子照顾得是真不错。要是在现代,去叔叔婶婶家住一周还行,一个月也还凑合,住一年那可真是难以想象。
等了解得差不多了,陈大娘就把人放走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下午部队食堂那边来人找黎安安,说麻烦她明天上午去一次,食堂新到了一批菜,司务长想腌成好一点的小咸菜,给士兵们吃。行,月抛活来了。
晚上,等家庭成员都聚齐了,黎安安又张罗了一桌,也是有荤有素的。但是没有酒,家里白酒基本都被黎安安用来做菜了。当兵的老喝什么酒,遇到紧急任务怎么办,再说对身体也不好。饭桌上,袁峰正真情实感夸黎安安做饭好吃呢,小嘴儿可甜可甜了。袁团长在一旁拆台,“能不好吃嘛,就这个肉沫茄条儿,她用的油,能毁成人家一个月用的。还有这个豆饭,人家是豆子多,大米少,咱家这个,豆子就是借个味儿,不好吃就有鬼了。”
黎安安:…
袁老二,你以后都没有酒喝了。
第二天上午,史云舟就要出发去胶岛那边了,陈大娘给拿了不少这边的特产。
虽然两边儿离得不远,但是物产也并不相通。其实黎安安还挺馋那边的海产品的,以后看能不能麻烦人家寄点海产干货啥的,袁家老三那太远了,邮费忒贵。
对了,也不能忘了袁小四强烈要求一定要带上的草莓。确实是挺想着他云舟哥的,基本上泛红的都让他摘下来了,最后收拾出来半筐,草莓地像被贼扫荡过了似的。
光是安置这些草莓就得多带一个筐,这东西怕挤压。当然,他提前询问过黎安安了,毕竞是她种的。小孩儿又傻又懂事的。
黎安安当然没意见,人家费心巴力把袁小四带过来,自家肯定不能差这点儿草莓啊。
大手一挥。
能带多少带多少!
史云舟都不好意思了。
陈大娘:“没事,路上带着吃,不洗都行,这两天没下雨,上面都没泥点子,就上面带一层灰儿。”
“以后可得常来啊。”
史云舟重重点头,就是为了这些好饭好菜,他以后也会常来的!挥别袁家老小,只留下袁小四送史云舟去坐车。等袁小四回来的时候,发现黎安安不在,家里就他娘和小石头。“娘,安安姐呢?”
“去部队食堂了,她在那还有个活儿,偶尔会去指导一下食堂那边做菜。安安那手艺可是被部队大师傅认可的,差不多一个月去一次,和那边关系处得也可好了。”
嗯?
袁小四眉毛一挑,安安姐还有这能耐呢!
除了在他家,外头还有个副业?而且还是指导??“那她咋不去食堂工作呢?"反而在他家当个小保姆,大师体验生活?“她不愿意天天去食堂,觉得人多,活儿还累,自由度也不高,偶尔去一次还行。”
嚅!
在袁小四心里,黎安安瞬间从一个做饭特别特别好吃的姐姐变成了一个美食专家!
黎·扫地僧·安安!
都能指导食堂工作了,不是专家是什么,而且一个月去一次,听起来就厉害!
所以等黎安安回来的时候,迎接她的就是袁小四崇拜的目光!等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黎安安:别夸了,心虚。
今天司务长还和她说呢,幸亏她是一个月去一次,要是去得多了,食堂那些东西还真不够她霍霍的。
这姑娘做东西那是真一点不心疼调料啊,酱油,糖,菜籽油什么的,用起来是一点儿都不心疼。
原来说的是一个月给士兵们改善下伙食,现在确实是也只能一个月改善一次,但凡多一次,食堂就调料紧缺了。
就像这次去,就是麻烦黎安安帮调一下小咸菜的料汁。黎安安铁勺一挥,没少用陈醋、酱油、白糖什么的。司务长看到最后都心疼了。
黎安安看着司务长那个样子也很无奈。
既想菜好吃,又想只用咸盐,不行你来??你要是想做一层菜一层盐放坛子里那种小咸菜,也不用我过来啊,那不是个人就会嘛。
这料汁也不是腌完咸菜就扔了,到时候还可以拌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