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收获去了。安全问题倒不用太担心,离得都不远,有什么事喊一嗓子就能听见。走到袁小四那边,一看桶里,嚅,收获不赖啊。袁小四看到她过来,一边捞田螺一边问着,“你那刚才怎么咋咋呼呼的呢?”
“几个同村的孩子过去了,看我在那钓虾,聚一块儿,说话声可不就大了,你这收获不错啊。”
“那是,咱可不像你,网网都不空。"语气很得瑟!“你想自己做?”
“我不想,我错了。”
唉一一
人啊,还是得有一技之长,看,说话多硬气。黎安安刚刚在那坐得久了,在这也就没继续坐着了,站着伸了伸老腰,然后环顾四周。
发现人正经还不少呢。
不远处的河边,几个妇人在石板上洗衣服,看不清是谁,但是盲猜里头肯定有熟人。
那几张石板常年放在那儿,都是前人精挑细选过的,有一面足够大,足够长,也还算平坦,是来洗衣服的人的抢手货。来得早的可以选一个最好的“搓衣板",来得晚就只能选剩下的,或者去岸边自己再重新找一个,但往往都找不到和那个最好的"搓衣板"差不多平整的,最后就只能凑合了。
洗过的衣服也不会直接放进旁边的盆子里,而是把衣服摊开放在岸边的不知名的大概人腿高的草上。
并注意不要让衣服接触地面。
然后就那么晾着,继续洗下一个去。
等基本上全洗完了,该回家的时候,草上的衣服就已经被大太阳晒得全干或者半干了。
夏天的太阳本就毒辣,衣服又轻薄,河岸边是最好的晒衣场。一阵风吹过,皂荚和青草的味道,就这么清新又清爽地拂过鼻尖。很少有人会大老远地把洗好的湿衣服带回家,又重又不方便。当然,这得在风不大的天儿。
而且洗衣服的时候还要注意着手边的木盆,稍不留神它就滑到了水里,然后顺着缓慢的河水悠悠荡荡的飘到河中心,洗衣服的人就不得不淌着水去把盆回来,每年都有几个人洗衣服把盆给洗丢了的。黎安安看着岸边的衣服,和不远处浣衣的人,耳边还有一帮孩子叽叽喳喳钓小龙虾的声音。
忽然觉得这一刻的河边宁静又热闹,想让这一刻永远停留在这里,她无法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就是觉得一切都一一太美好了。“你看啥呢?”
“看你长得好看。”
“你也没看我啊。”
“你先别跟我说话。”
袁小四:…
这人,怎么站着站着还来脾气了,女生的心思真难搞。气氛一秒从世外桃源风转回现实,黎安安认真思考了一下,袁小四真的不能偶尔是个哑巴吗?
三二一木头人,我们都不说话。
等袁小四捞得差不多了,两个人一起去孩子那边看了看。就见几个孩子基本把桶都装满了,最上面的小龙虾张牙舞爪的,感觉都快跑出桶了。
这个桶可不小,可想而知小龙虾有多少了。钓竿上的猪肝也被小龙虾啃食了不少,几乎快泡烂了,但也还有一些。见状,黎安安说:“那我们就回家了,把竿儿给我,剩下这点猪肝你们接着玩儿,但是注意安全啊。”
“好!“几个孩子齐声应道。
这时,不远处传来一个女人的喊声,“黑子一-回家了!”几个孩子里瘦瘦黑黑的那个抬头应了一声,然后大声回着,“娘你先回家吧,我再玩会,一会儿回去!”
说完,接着和小伙伴们拆猪肝,然后去旁边找到一个硬实一点的树枝,用线绑好猪肝再绑在树枝上,继续和小伙伴们一起钓小龙虾。不远处的黑子娘见状也没继续喊,直接就和邻居先走了。饿了就知道回家了。
黎安安和袁小四又去地笼那里把地笼拉上来,发现这儿也收获颇丰!里面不只有小龙虾,还有一些小鲫鱼和餐条儿、青蛙、河虾和田螺。把青蛙放出去,河虾回家喂鸡,小鱼自己吃。两个人提着满满当当的收获往家走。
路上还遇到了不少人,看着两个人提着拎着的,还想帮着一起拿,黎安安忙说不用,离家属院也不远,一会儿就到了。走到岔路口,两伙人分开,隐隐约约还能听到那边的谈话声,就是具体内容听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