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大厨在年代文里当保姆> 西京美食扛把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西京美食扛把子(2 / 3)

份面,然后开始烙饼。

把锅小火预热,不放油,直接放入面饼。

烙至表面金黄,有一点一点的焦斑。

这时的饼外皮干硬,里面也已经熟透,刚刚好。等把饼微微放凉,黎安安端到饭桌上,叫来家里其他人,“来,掰馍。”这东西,就得自己的自己掰,用指甲掐,掐成黄豆大小。黎安安觉得,羊肉泡馍的灵魂就在于掰馍的过程。看似是简单枯燥的重复性行为,但是只有掰的人才懂得这种行为里面蕴含着的那种微妙的乐趣。

刚出炉的馍韧劲十足,先把它掰成两半,再掰成四分之一大小,这时候就可以用指甲慢慢地掐了。

真的就是掐,因为如果是用指腹的话,掰出来的馍就会太大块儿,影响口感,用指甲一点点地掐,才能掐出大概黄豆大小,这是最地道的吃法。逐渐分解的过程中,馍的麦香会一点点散出来,清香又温暖。黎安安看袁小四掰得大小不一,出声指导,“得大小差不多,要不一锅出来的时候,大的里面还硬着,小的都已经糊汤了,口感不好。”说完,黎安安又不急不慢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始掰馍,她就喜欢这种不用动脑,重复性干活的过程。

大脑放空,很治愈。

不过掰馍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社交的过程。就像老西京人,叫上朋友,去店里点上几份羊肉泡馍,边掰边闲聊,舒服极了。

现代化社会时,西京有些饭馆推出了机器掰馍的服务,但是黎安安觉得这恰恰丢失了羊肉泡馍的灵魂。

泡馍吃的就是这份慢,这份惬意,这也是这道菜最珍贵的地方。等馍都掰好了之后,丫丫也回来了。

黎安安开始揉面做裤带面。

果不其然,迎来了从小到大三个孩子的阵阵欢呼。丫丫:“哇,小姨,这个面条在跳舞!”

黎安安嘴角忍不住弯起来,秀了一下,满足虚荣心就得了。她迅速扯好面条,放入碗里,加入辣椒等调料,再淋上一点热油。一碗碗裤带面就做好了。

这时,羊汤也煮好了,把羊肉拿出来切好。几个大海碗里面装着刚刚几个人掰好的馍,把羊肉、粉丝、木耳等放进去码好。

然后放入羊汤里一起煮。

汤宽一点的更适合夏天吃,所以黎安安留的羊汤比较多。差不多时间之后,就出锅喽。

一碗碗羊肉泡馍端到餐桌上,旁边还有荷花姐友情赞助的糖蒜,完美!黎安安先舀了一勺汤,里面带着几粒馍块儿。汤是淡淡的奶白色,一口喝下去,热乎的羊汤里带着西北的草莽江湖气,鲜味儿直冲天灵盖!

随后泛起花椒等香料的微辛、回甘。

而最绝的,也是灵魂所在就是这手工掰成的馍块儿。当时掰馍时那些不规则的形状,等到和羊汤放在一起之后就发生了美妙的变化。

不规则的断面可以更好地吸收汤汁,而且因为煮的时间刚刚好,外面的那一层吸饱汤汁变得绵软,里面那一层还保留着些许嚼劲。黎安安这一碗用的是死面馍,她比较喜欢这种劲道的口感。吃起来,充满着层次感,而且特别有趣。

怎么想的呢,真的是神仙吃法!

羊肉炖的酥烂,咬下去鲜嫩多汁,粉丝的顺滑、木耳的脆爽、糖蒜的酸甜解腻,这些加在一起,显得一切都那么完美!怪不得有人说“没吃过羊肉泡馍,等于没来过西京”。真的只有吃过的人才明白,为什么它是扛把子!一碗下肚,从喉暖到胃,饱腹感和回味感都极强。裤带面也极好吃,口感爽滑劲道,因为面皮够宽,易挂住调味料,每一口都显得那么浓郁入味。

老陈醋的酸香加上油泼辣子的厚重,还有无法忽视的蒜末的辛香刺激,组合成了极其美妙的味道。

等吃完面条,碗底剩下的酱汁还可以用馍刮一刮,吃下去。这扎实的满足感!

舒坦!

两碗碳水下肚,吃的人晕乎乎的,额间也开始冒汗。但是就两个字,爽快!

每个地方的食物真的是带着那个地方的印记的,就比如今天这一顿,身上就带着鲜明的"西京符号"--易取得的食材,气候的适配,掰馍的社交,烟火气中又带着粗犷。

黎安安吃着吃着就不由得想起她去西京时的场景。很怀念。

其实今天黎安安还是收手了呢,她还会很多西京面食,但是没做那么多,再多的话就有点吃不过来了,又不是开面馆。丫丫吃的是微发的馍,没那么有嚼劲,但是羊汤的味道同样的鲜香醇厚,所以一样好吃。

她一边吃一边点头,好像在用点头这种行为赞美眼前这碗羊肉泡馍。黎安安看了,不由笑道:“好吃吧?”

“嗯,特别特别好吃!”

袁小四也跟着点头,“那边吃面花样真多。“还得自己上手掰,而且面皮竞然这么宽这么长。

“可不是,今天就做这两样,其实那边面食种类可多了。”“那还有啥?”

“比如肉夹馍啊,就是把馍烙得酥脆,然后往中间放上一些切碎的卤肉,还有青椒,拿油纸包着。吃上一口,外层的饼渣簌簌地往下掉,里面的卤肉汁水四溢,一不小心都容易流到手上一一”

黎安安说着说着,就听到旁边传来一大声咽口水的声音。闻声望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