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国营商店。
这里的缝纫机品牌有蝴蝶、飞人、蜜蜂,都是黄埔那边的牌子。
这年代的黄埔轻工产品在全国都是顶级品质,除了缝纫机之外,还有永久自行车、凤凰自行车、红灯收音机等都是全国名牌轻工产品。
三大黄埔缝纫机中最有名气的毫无疑问是蝴蝶,施秋晴上次看的那台也是这个品牌。
价格127大洋,其实对于许承安不算贵,但是上次和三姐妹来镇子上逛大集的时候他手中没有票,想买也买不了,而且不好弄回家里。
毕竟是个大家伙,有点重,三姐妹都在,总不能收入大罗乾坤袋里。
付款后,让工作人员帮忙把缝纫机抬到了拖拉机的拖斗上,许承安便径直回家了。
半小时后,施家。
“二姐夫回来了,二姐夫回来了,还买了辆缝纫机!”
听到拖拉机引擎声抢着跑出去开门的施秋玲,又兴奋地跑回来把好消息告诉了两个姐姐。
施秋晴和施秋宁出门一看,还真是缝纫机。
让施秋晴惊喜的是,还是自己上次最喜欢的那台。
连忙一起出手,帮许承安把缝纫机抬进来,放进众人晚上住的那个房间。
施秋晴摸摸台面,又踩踩踏板,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阵阵喜悦。
她擅长做针线活,对缝纫机毫无抵抗力。
“怎么样,喜欢不?”
许承安似乎问的是三姐妹,然而脸却是有意无意地朝着施秋晴。
施秋晴俏脸微红。
缝纫机可是代表着某些特殊的意义。
家里就只有我会用缝纫机。
难道他是故意买给我的?
“喜欢,二姐夫,这缝纫机瞧着可真漂亮啊!”
施秋玲第一个大夸起来。
不过小丫头对这台蝴蝶牌的喜爱仅限于作为一件装饰品,小丫头那针线活水平太拉胯了。
“呵呵,村子里那么多人家里都有缝纫机,咱家总算也有了呢!”
施秋宁的心里也充斥着喜悦,能添置这种大件物品可不是容易的事。
“不过,以后又得多麻烦老姐了呢!”
家里谁的衣服破了,都是施秋晴给补的,施秋宁对针线活也不精通。
再说了,她迟早得上大学,这台缝纫机自然不可能带走,自然留在家里给施秋晴了。
过得一会,许承安找了个借口把施秋玲支开。
有些话不能让小丫头听到。
“今天,我去镇上的矿石场和城里的炼钢厂结算这半个月的运费了!”
施秋宁下意识问道:“挣了多少钱?”
许承安淡淡地道:“两边加起来总共六百八十二,除掉给建平的工资和柴油,应该有六百左右吧!”
两女闻言同时倒吸了口凉气。
对于她们来说,这可是个天文数字!
许承安以前和她们很清楚地算过账,声称自己几个月就能回本。
当时施秋晴和是施秋宁还抱着怀疑的态度。
现在才发现,许承安真的没有吹牛。
施秋宁喃喃地道:“半个月就挣六百,那一个月岂不是就能挣超过一千块?”
放在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太惊人了,挣钱的速度简直离谱!
这辆拖拉机,就是能下金蛋的母鸡啊!
……
吃过晚饭,许承安开着拖拉机来到赵建平家里。
今天休息,然而赵建平却是很不得劲。
他恨不得每天都能开拖拉机才好。
听到那“哒哒哒”的声音就应激般地从家里冲了出来。
“承安哥,吃饭没?”
“吃了,找你有点事!”
“行,进屋里咱再说话!”
带到自己房里,又给他倒上一杯热茶,赵建平口气谄媚:“承安哥,你喝茶。”
“嗯!”
许承安点点头。
喝了两口热茶,放下杯子,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小叠钱:“拿着,这是你这半月的工钱。”
赵建平没有接,反而急了:“承安哥,是不是我有啥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可以改,我晚上也可以跑货的,一趟少些钱也行!别不让我帮你开拖拉机!”
许承安愣了愣,皱起眉头:“你说啥呢,谁不让你帮开拖拉机了?”
赵建平挠着头:“让我开拖拉机的话,你咋那么快给我结工钱?不都一月一结吗?”
许承安这才明白他误会了,还以为自己提前结工钱是想炒鱿鱼。
看把这孩子吓得。
许承安哭笑不得:“建平,你想多了,你干得不错,我也非常满意,这次之所以先给你结算,是为了规范结算时间,以后每到月初第一天,我就给你算上月工资,这样不容易忘记。”
今天是十二月一,许承安便给他算钱了。
“这样啊,承安哥,你可把我给吓死了!”
澄清误会,赵建平放心下来,这才喜滋滋地接过工钱,借着煤油灯瞧了一眼,他就发现不对:“承安哥,你算错了,多给了我四块钱!”
自己开了十五天的拖拉机,每天两趟,每趟两块钱,按道理是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