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第一百九十二章 室友羡慕了,秋宁,你男人可真俊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二章 室友羡慕了,秋宁,你男人可真俊哪!(1 / 2)

招待所的条件简陋,床也有点响,隔音条件差,旁边可能还住着别的同志,两人没敢搞出太大动静,许承安这头耕牛不是很尽兴。

但也是没法子的事,施秋宁只能等着回家再好好抚慰自己男人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小两口在招待所里洗漱好,回哈师大找施秋晴和施秋宁。

来到女生宿舍楼下,许承安在门口等着,而施秋宁则快步走上楼。

来到宿舍,施秋晴和施秋宁也早就起床了,这年代的人可没睡懒觉的习惯。

这都放暑假了,施秋宁的几个室友甚至都在宿舍里看书,考上大学不容易,她们都很珍惜这个机会,分秒必争。

施秋晴则把一些家里带来的饼干糖果杏仁瓜子拿出来,和施秋宁室友们一起分享。

这些女大学生都很热情,没嫌弃自己两姐妹是乡下姑娘,双方相处得很愉快。

“秋宁,回来啦?”

见到施秋宁,一个室友就捉狭地道:“整天念叨着你男人,现在他来了,昨晚过得老开心了吧?”

女大学生思想开放,还开起了荤玩笑。

另一个室友也掩口笑道:“哎呀,这也怪不得人家施宁啊,我要是家里有个那么俊的汉子,千里迢迢来省城的话,我也恨不得二十四小时和他粘在一起呀!”

她们已经见过许承安了,昨天施秋宁带着大姐和幺妹拿行李箱回宿舍的时候,室友们得知她男人来了,在楼下等着,全都一窝蜂跑出阳台看,后来都夸许承安长得俊。

施秋宁被调侃得有些害羞,不过室友们夸许承安长得俊,却是心里高兴得很。

第三个室友则羡慕地道:“秋宁,你男人真的俊啊,我昨天看到了,咱学校都没哪个男同学长得比他俊,还斯斯文文的,不过咋瞧着不像是乡下的呀?”

许承安插队入户几年,但皮肤不算黑,和那些打小就整天在太阳下干活,晒得黝黑的村民很不一样,加上那股子读书人的气质,被室友们一眼瞧出端倪来了。

施秋宁笑着说道:“承安哥是城里的知青,插队入户来我们家的!”

“知青?”

室友们有点奇怪。

既然是知青,为啥不考大学呢?

莫非秋宁考上了,他汉子反而没考上?

施秋宁连忙解释:“承安哥放弃了高考,他带着我们屯子的人种木耳,研究出了新技术,木耳的品质好,产量高,镇上的书记让他帮忙推广,他就没参加高考!”

施秋玲则补充道:“我二姐夫还在镇上开了个加工厂,当了厂长呢!”

众室友们一听都颇为惊讶。

这年代能自己开厂的,那可不得了。

秋宁的男人虽然没上大学,也是个大人物啊!

“没事,只要能为四个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念不念大学都一样!”

“秋宁,你男人这样的奉献精神很难得啊,值得我们学习!”

室友们还安慰了她几句,当然施秋宁已经想通,不再难过了。

和室友们唠了几句,也没太磨叽,许承安还在楼下等着呢。

于是三姐妹出门下了楼,和许承安一起去食堂吃早餐。

吃早餐的时候,施秋宁就问道:“承安哥,你今天有啥打算啊?”

“先办完正事,咱再去玩吧!”许承安顿了顿:“我想跑一下哈市的集市,看下黑木耳的市场行情。”

施秋玲雀跃道:“二姐夫,你要去市场啊,我也想去!”

幺妹对哈市的一切都颇感兴趣,包括市场。

省会的市场,应该会比沧城大得多吧。

施秋晴白了她一眼:“秋玲,人家承安是办正事的,你凑啥热闹啊,别碍事!”

许承安笑笑:“没事,去就去吧,市场也挺热闹好玩的,如果不嫌走路累无聊的话,你们都可以跟着!”

他就纯粹去市场摸底,暂时没有人际往来。

阳平镇其他屯子的木耳没种出来,沧城都能完全消化掉,暂时没到向省会输送的时候,光靠一个黑土屯的产量也太少了,称不上产业链,不好和别人谈条件。

所以许承安就是去随便走走,了解下基本的市场情况,心里头有个数。

七月上学正好是各地木耳上市的旺季,市场行情最有参考性。

既然许承安都这么说了,施秋晴也就不在劝阻。

吃完早餐,马上出发。

许承安前世在哈师大念书,毕业后也多次去过省会,对这里的各大市场了解得很。

80年代哈市最具代表性的市场,那就不得不提道里市场了,当地老百姓昵称“八杂市”,哈市最大的市场,全国也是鼎鼎有名的。

来到八杂市门口,迎面是个很气派的大门,上面写镶嵌着“道里市场”四个大字。

这里始建于1902年,1956年公私合营后正式成立道里市场食杂商店,后来渐渐发展为哈市最大的杂品蔬菜大市场。

走进市场,三姐妹眼都花了。

别说施秋晴和施秋玲,就连在哈市念书的施秋宁也没见过这么大的市场,她平时基本都在学校,几乎不怎么上街玩。

毕竟是被誉为当地人菜篮子的集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