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第一卷 第120章 可惜海子结了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第120章 可惜海子结了婚(2 / 3)

志!你妈喊你吃饭了呢!”

李母拍了拍女儿的肩膀,笑着问道。

“啊?妈!我正想事情呢!”李英回过神来,有点嗔地说道。

“哟!到底是想事情,还是想男人呀!

小英,你从东北回来以后,妈就发现,你经常这样发呆。

你老实告诉妈,是不是看上谁家的大小伙了呀?

你放心!妈绝对支持你自由恋爱,只要你确定下来,妈厚着这张脸皮,去帮你上门提亲,绝对帮你把如意郎君给娶回家来,怎么样?”

李英的母亲,也是在文化口工作的,所以说起话来,没一般家长那么严肃,反而更加活泼和俏皮。

“妈!你连自己女儿的玩笑也开啊!”

李英白了母亲一眼,然后才说道,“人家是在想工作上的事呢!就之前闹得风风雨雨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被人抄袭,真正的作者是海子。

现在海子又出了一首新诗《一代人》,没出版之前我没有和您说,现在您可以自己看看,这首诗写得简直太好了。”

说着,李英就将最新一期的《诗刊》,递到了母亲的面前。

“还是主打诗?这个海子挺厉害的嘛!居然能得到你们《诗刊》编辑部全体的认可。

就这一点,就不容易呀!我看看,这第二首诗《一代人》,能有多好?”

老实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李母欣赏是欣赏,却并不觉得这首诗能被捧得这么高。

只能说,这个时代的青年男女们,需要这么一首浪漫的诗歌出现,用来在禁锢的时代当中,寄托他们对爱情与人生美好的追求与希望罢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应运而生,带着几千万甚至是上亿青年男女的憧憬,自然能够得到认可与狂热的追崇。

但是……

当看到这一首《一代人》,李母立马整个人的身体都绷直了。

“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

呼!

李母怔住了。

她这个年纪的知识分子,哪一个不是从那些黑暗的日子里过来的呢?

许多甚至都曾经打入日伪机关内部,每时每刻都过着随时可能暴露的日子,却依旧无怨无悔为心中所追求的光明而奋斗着。

李英出生在建国后,长在红旗下,根本就没有经历过那段日子。

李母也很少和她提及过,自己在敌后谍战的种种艰辛与危险。

只要不提不想,仿佛那段黑暗的日子,就真的已经不存在了。

可现在却因为这一句之诗,李母脑子当中的记忆,仿佛决堤的水坝,全都涌了出来。

唰的一下!

李母的泪水淌下,像是两条小溪。

李英见状都愣住了,急忙喊道:“妈!妈!你怎么了?你咋哭了啊!”

“没……没事!妈就是想起了一些人和一些事。”

赶紧擦了擦眼泪,李母忍不住感慨道,“好诗!《一代人》是一首好得不能再好的诗了。”

“是吧!不仅是我们这么说,郭老、巴老和钟老都这么说,还特意写信过来表扬评价呢!”

李英抱着母亲,这才想起来,曾经听别的叔叔伯伯们提到过,母亲曾经在沪上潜伏过几年,一同作战的战友们几乎都牺牲了,母亲也被关进了76号监狱,最后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被营救出来的。

她没有再问母亲关于那段日子的故事,因为新中国的成立,就已经给无数个像这样的故事,一个美好的大结局。

当鲜红的旗帜飘扬在这片天空,革命的号角吹响在神州大地,一切的过去的黑暗都将过去,一切将来的光明都将来到。

“妈!你觉得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一代人》的海子,怎么样?”

鬼使神差的,李英问了母亲这么一句话。

“好呀!这样的天才诗人,据你说还是个农民,了不起!能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写出这样的诗篇,是真的了不起。”

李母理所当然地夸道。

而听到母亲夸奖林火旺,李英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比自己被夸了还开心还高兴。

……

另一边,总政话剧团。

一大早,龚雪就迫不及待,买到最新一期的《诗刊》,然后躲在后台仔细地看了起来。

“呀!这么早?小雪,你看什么呢?这么偷偷摸摸的。该不会,是哪个男同志给你写的情书吧?”

闺蜜张蓉突然出现在龚雪的身后,立马将她给吓了一跳。

“吓死人了!蓉蓉,什么情书呀!我这是最新一期的《诗刊》。”

看到是闺蜜张蓉,龚雪就大大方方地将《诗刊》递了过去。

“咦?上次看那个《人民日报》的报道上说,海子会在下一期的《诗刊》上发表新诗,对不对?

就是这一期,你看到了么?”

张蓉也感兴趣地接了过来。

“嗯!诗名《一代人》,真的是很好很好的诗。”

龚雪感慨地夸赞道。

“哦?很好?有多好?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好?”

张蓉一边翻开,一边说道。

“不一样的好,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