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这人最擅长的就是采纳意见了。”
“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嘛。”
“没意见!”李屏斌啐了一口。
“你是导演你说了算!”鲍德熹习以为常的摸了摸的秃顶。
“很棒的设计!”麦康纳点点头,“我会配合好镜头的。”
“我听导演的。”见暴君的目光望来,安妮·海瑟薇连忙开口表态,“导演肯定是对的!”
“很好!”甄杰诚非常满意。
“那就开拍,先拍男主从噩梦中醒来的戏!”
纪建鸣的灯光已经调整完毕。
老团伙了,手艺没得说,经过这几年的配合早已生出默契。
只需甄杰诚一个眼神儿,老纪便能给出最贴切的姿势。
“各单位准备,atin!”
李屏斌稳稳把持着镜头,记录着父女。
镜头缓缓运动,为开场的紧张刺激衔接出氛围感。
固定机位转向女儿,侧逆光,突出人物轮廓。将一部分神态收纳入镜头的同时,还于中景记录着人物的肢体语言表达。
李屏斌稳如老狗,构图严谨着分割画面,并确定接下来的运动方向。
他的确不了解硬核科幻的题材,但熟悉镜头就够了!
万变不离其宗,就像甭管什么性格的妞儿,不论人种,国家,地区,民族龟根揭底,还不是一个字捅吗?
捅就完儿了!
父女聊天结束,女儿墨菲离开。
镜头跟随着麦康纳的起床动作从黑暗移向光源处窗户。
“李老师的手真稳!”郭凡于监视器后感叹道,“调度方向的确立太丝滑了!始终在近景里将镜头保持在人物的情绪中。”
“正常!”鲍德熹撇撇嘴,“这么简单的事儿如果还做不好的话,那就只能说明一点这老东西被台妹榨干了!”
这简单吗?
已经辅修摄影第二专业的郭凡颤了颤眉毛。
难道不应该是平淡中见功力,越是不起眼的细节越是考验摄影师的能力吗?
好吧,你说简单就简单吧。
又是戛纳又是威尼斯又是奥斯卡的,最佳摄影拿了一轮又一轮。
你们吊大,你们说了算!
目光从鲍德熹的秃顶脑壳移开,转向李屏斌,再望向纪建鸣,曹玖平,陶经
老师的团队人才济济啊,无一不是业内大佬级别。
好羡慕!
要是以后我拍电影,也有这样的团伙就好了!
想着,郭凡连忙提起开水瓶为鲍德熹的茶杯续水。
“鲍老师,您喝茶!”
“过!”
当镜头转为侧拍,视点引导剪辑,一望无际的绿色玉米地充斥在画面中时,甄杰诚提起大喇叭。
“第一条结束!”
“休息一会儿,继续第二条!”
李屏斌休息,鲍德熹登场。
农科院种出的五百亩玉米长势非常喜人,但在鲍德熹的镜头中,却不见半点儿欣欣向荣。
相反,压抑的!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既视感。
天空被挤压成一条线,很不舒适的构图原本应该是“错误”!
但在这里,“错误”也是营造镜头语言的手段之一。
“就像我先前有关影片开场的方案设计一样,等回京城摄影棚里拍摄你就知道了,到时候的构图同样是不和谐的。”
拍了拍眉头紧皱的郭凡,甄杰诚提点道,
“记住了,错误与正确永远都是相对而言!它们都是导演的武器。”
“用对了‘错误’,即是正确。照本宣科的‘正确’,只会沦为平庸。”
站起身,提起大喇叭,
“过!”
“吊舱平台开过来!还有鼓风机,准备好!”
“道具组,防滚架在卡车车顶安装好没?特技演员准备的怎么样了?”
用不着甄杰诚提醒,郭凡拍拍p股便忙不迭的前去统筹安排。
繁琐的器材,复杂的检查,细心的布置。
顶级项目经理再一次展现出令李屏斌等人赞叹不已的能力。
一个人便穿插了各个部门,事无巨细的将所有环节串联起来,然后有条不紊的就位。
“有什么好惊讶的?这么简单的事儿都做不好,还怎么当我的学生?”甄杰诚淡定道,亦如彼时田主任的“谦虚”模样。
“屮!这踏马也叫简单?”李屏斌破口大骂,“咱们当初拍《此去不回》时,要是有这小子在,得省多少麻烦啊!”
“是啊!老李说的没错。”纪建鸣点点头,“杰诚,你是从哪儿淘出来的人才?”
“从法学专业里淘出来的。”
“啊?”鲍德熹瞪大眼睛,“等等,他不是你学生吗?怎么跟法学扯上关系了。”
“他大学本科在琼省学的法律,研究生才来的北影,报考的管理系。”
“唉,天下导演英才尽入北影!踏马的,中戏又得敲锣打鼓兴高采烈了。”曹玖平咂咂嘴,随后一愣,“等等!他报考的啥?管理系?”
“对,管理系!不过在上课时我临时出了个题,让学生们现场画分镜图。”甄杰诚点点头,“这小子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