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内,飘散着一股浓浓的中药味,几个小太监围着药炉,伺候着火候。
随着几点红墨滴洒在奏章内容上,隆庆帝面色一沉,直接把朱笔往地上一摔,连奏章也被胳膊几下子扫落在地。
隆庆帝气喘吁吁,双拳握紧。
哦,请不要误会,平时他可不会这么努力地批改奏章,大都是交给内阁去办。
于是这几天,他开始亲自上手,可如同他刚刚接手时一样,大明朝廷极其复杂的利益关系让他根本无从下手!
父皇嘉靖告诉过自己,所谓权力,最实质的体现便是人事权,只要掌握了人事方面的权力,让关键位置上都是自己人,这个位子才能坐稳。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就拿最近的事举例子。
为什么呢?隆庆帝想不明白。
“你连钦点的状元都保不住,谁敢为你卖命啊?”
“张蕴......”嘴里念叨着某个赶路人的名字,隆庆帝从御案的最底部,抽出张蕴在殿试中写的卷子。
“你的想法,我实现不了啊。”隆庆帝眼眸微暗。
“摊丁入亩、收回藩田、开海贸易......
隆庆帝将试卷折起来,叹了口气,放了回去。
这时,小太监来报。
“张居正?”隆庆帝一愣,随即让人开门。
“给张祭酒搬把凳子。”
“嗨,坐吧,不要推辞了。”隆庆帝笑道。
“张祭酒,朕此时正好有些憋闷,你来了就好。”
当年张居正曾向嘉靖帝上《陈六事疏》,虽然没有得到父皇的正面回应,但在事后,父皇却将这道疏赠给了自己,并言明张居正有大才。
用现在的话来说,高拱是隆庆的班主任,资格老,相处的时间长。
如今面对隆庆帝的话,张居正压下激动的心,恭敬地回道。
嗯,就是这个!隆庆帝内心雀跃。
说来伤心,他在储君位上被父皇不待见,在朝堂上又被严党欺负,在课堂上被老师高拱怼,甚至在后宫还要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被妃子翻白眼!
“哈哈哈,张先生不必拘礼,朕还要多多依靠你们啊!”隆庆帝笑得开怀,但他马上就笑不出来了。
张居正咽了咽唾沫,朝左右看了看。
“都下去吧。”
“说吧,出什么事儿了?”
“这是张蕴离开京城时,亲自写给您的信,他特意托微臣秘密交给您。”
他刚刚才看完这个人的试卷,这么快又来了?
灯火摇曳,药香漫空,缓缓生出一股特殊的气氛。
“臣在!”
“是,皇上,就在事发当日晚,臣前往了海瑞家中,看望了张蕴。”
因为——锦衣卫!
至于张居正为什么知道锦衣卫监视了他那是因为——
见张居正很老实,隆庆帝略微满意地点了点头。
“回皇上,张蕴恢复得很好。”
张居正一愣,随即也想到了张蕴引发的连锁反应。
承恩百年的勋贵家族,居然明目张胆地投靠压制皇帝的势力,胆子真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