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三百二十四章 布置妥当,敲诈勒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四章 布置妥当,敲诈勒索!(2 / 3)

进出城的关卡,检查也不再归军队管辖,但城中的驻军人数,并没有减少。”

“各重要官府衙门附近,都有军队驻防。”

“一旦有变,只需一道旨意,驻军出营,即可平乱。”

“况且,各处城门虽由应天府的衙差接管,但刑部也派了人马监督。”

“无论应天府的衙差,还是刑部人马,可都不是原来那种征发来的闲杂差役,而是专职的差官。”

“他们同样也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虽不是军队,实则几与军队无异。”

“政务处还决定组建专门的内卫,这些内卫,除了没有装备军队的重型火炮以外,所用枪支皆是军队的标准,人员训练亦与军队无异。”

“内卫由刑部总领,地方各级官府衙门指挥统率,用于处理突发事项,以防民变。”

“应天府是最快组建的,眼下各城门附近,应该都有内卫的兵马驻防。”

“内卫原就是各省都指挥使麾下的军队,转过来罢了。”

“但内卫管理更严,待遇更好,又装备有火枪,较之原来的旧军,恐怕战力反而加强了。”

朱橚的眉头不由得皱起,冷哼道:“朱允熥的分权制衡之术,倒是玩得很溜。”

“但不管如何,城门不关,对我们总是好事。”

他又拉着冯胜说了一阵,详细了解朝中的诸多变化,方让冯胜离去。

第二日一早,朱橚便悄然离开王府,来到宫里的侧门,东华门外。

御膳房位于皇宫的前部东侧,寻常买菜采购,都是自东华门进出。

说起来,宫中二十四监,与外面打交道打得最多的,首推执掌御膳房的尚膳监了。

毕竟,尚膳监每日都要去外面采购各种鱼肉,蔬菜水果。

不久前,皇后顾盼君提议扩建宫殿,整个大明的皇宫,都要向外扩展一大圈。

眼下圈地都已经圈好了,正在建设之中。

东华门外,处处都是工地,举目望去,尽是忙碌不停的工匠们。

施工之地,闲杂人等,也不能进入这里。

但以朱橚藩王的地位身份,哪怕他有意遮掩,乔装而来,也自有办法进入此地。

看着四周的工地,朱橚不由得冷哼了一声。

朝野上下都夸赞朱允熥是千古难得的仁君,明君,《大明日报》上更是将其夸上了天。

仿佛世间君王,再无人能出其左右。

单看他兴建宫殿的规模,光是占地面积之广,较之原来就大了好几倍。

如今虽还看不出具体的模样,但据说按设计图纸,建造得极为奢华。

如此贪图享受,岂不是昏君所为吗?

可恨朝中的大臣,只一味迎合,巴结讨好,竟对这等奢靡行为,亦熟视无睹,无人直言劝谏。

朱橚在东华门外等了一会儿,便见尚膳监的总管太监孙德英走了出来。

朱橚使了一个眼色,身边的亲信连忙上前,将那孙德英引了过来,又在四周巡视,不让闲人靠近。

“孙公公,前番所托之事,考虑得如何了?”

朱橚此前早已派人联系过孙德英。

今日亲自前来,一则是事关重大,不亲自办不放心。

二来,也是为了显示诚意。

孙德英弯着腰,语气恭敬无比道:“王爷说笑了,王爷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就是了,奴婢又岂有敢不听的道理?”

朱橚一听,顿时喜出望外,忙道:“那便有劳孙公公了。”

他挥了挥手,令人抬来一只用竹篾编织而成的箩筐。

那箩筐外表看上去平平无奇,上面用盖子紧紧盖着。

朱橚叮嘱道:“还请公公将一箩筐的菜,送入后宫。”

孙德英微微笑着,看了一眼箩筐,道:“奴婢斗胆问一句,这里面装的,是什么菜啊?”

朱橚脸色顿时一僵,干咳了一声,道:“这个……孙公公就不必过问了吧?”

孙德英深深望了朱橚一眼,低头垂眉道:“王爷说得对,是奴婢多嘴了。”

“不过……”他语气顿了顿,道:“奴婢虽是尚膳监总管,但尚膳监人多嘴杂,就怕有那些个不知好歹的人,在外面胡言乱语,坏了王爷的好事。”

“还需要上下好好打点一番,方可保万无一失啊。”

这话就说得十分明白了。

朱橚心中暗骂老狐狸,竟然敢向自己堂堂大明藩王索贿,若不是为了做成眼下这件大事,非得给他一点颜色瞧瞧,让他晓得自己的厉害。

表面上却仍是和颜悦色,笑道:“孙公公说得极是,本王早就准备好了。”

说着,便递过去一张大明银行开具的银票。

孙德英瞥了一眼,只见银票上面写着“一千两”,底下又有一行字,“凭票即付,大明银行开具”,下面还盖着大明银行金陵分行的公章。

大明银行并没有印制大额面纱。

为了让商人们行商方便,便开通了支票业务。

拿着支票,即可到大明银行兑换相应的钱款。

一千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孙德英却不接。

“王爷,尚膳监的人多,宫里面的水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