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三百四十章 功劳与罪责!向皇帝摊牌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章 功劳与罪责!向皇帝摊牌了!(2 / 3)

览,签字用印,不得有误!”

三人连忙跪地领旨,随后,便匆匆退下,各自忙碌去了。

……

自登基践祚以来,朱允熥皆于勤政殿理政。

然而,今时召见诸藩王,他却特意选定了威严庄重的奉天殿。

这奉天殿作为大明王朝举行重大典礼与朝会之地,殿宇巍峨,气势恢宏,平日里极少启用。

今日又非大朝会之日,却在奉天殿议事,足见其不一般。

不多时,奉天殿外传来一阵纷沓的脚步声。

一位位藩王身着华服,昂首阔步地迈进了殿门。

他们周身散发着或威严或桀骜的气息,仿佛这皇宫禁地不过是自家后院一般。

跟随着藩王们一同入宫的,还有数十名大臣。

这些大臣们神色各异,有的目光坚定,似是怀揣着某种决心。

有的微微低头,让人看不清他们眼底的情绪。

人群之中,那位之前自称感染风寒,已告病多日的礼部尚书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身形略显单薄,面容虽带着几分病容的憔悴。

可眼神却透着精光,哪里有半分重病缠身的模样。

余下的大臣们,有文臣亦有武将,皆神色各异。

不时用眼光交流,或窃窃私语。

朱允熥高坐于龙椅之上,静静地看着这一群不请自来的人。

他并未下旨召他们前来,可这些人却随着藩王们蜂拥而至。

究竟有何用心,就不得而知。

不过,朱允熥也没有令人将他们驱逐出去,或让宫中侍卫阻拦不让其进入。

相反,他还担心这些人不来呢。

一场大戏开锣,总得有人粉墨登场。

光有藩王,可不够精彩。

“今日又非大朝会的日子,皇上将我等都召来这奉天殿,不知是有何事呢?”

见礼过后,齐王朱榑率先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他身材高大魁梧,说话时声如洪钟。

可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和眼底的一抹狡黠,却让这故作疑惑的问句显得格外虚伪。

这分明是明知故问。

事实上,就在不久前,朱榑与其他藩王都收到了周王朱橚派人送来的消息。

周王朱橚告诉他们,他已然从朱高煦那里弄到了火枪火炮。

这些威力巨大的火器将会被迅速发放给驻扎在金陵城外的诸藩王亲卫军。

这意味着,他们手中有了与朱允熥的新军抗衡的强硬资本。

一直以来谋划的大事,终于到了可以摊牌的时刻。

众人都深知,朱允熥早在登基之前,就在筹划要撤藩。

秦王、晋王先后倒台,更是让他们这些幸存的藩王,人人自危,如履薄冰。

此刻,听闻周王筹备妥当,大家都觉得一起进宫逼问朱允熥的时机已然成熟。

正因如此,此刻的齐王与其他藩王,才会如此镇定自若。

连带着随他们而来的官员,亦是一脸笃定。

他们此前早已听闻尚膳监被朱允熥下令整顿,又听闻朝廷调兵前往城外平叛。

这些消息在他们耳中,如同声声战鼓,催促着他们加快行动的步伐。

而且,这些风声与周王朱橚传来的情报相互印证,让他们更加坚信,大事已成。

如今只需进宫给朱允熥施压,便能扭转乾坤。

故而,虽然朱允熥并未宣召,他们却也浩浩荡荡地闯了进来,摆出一副要向皇帝兴师问罪的架势。

朱允熥目光淡淡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齐王身上,看了他一眼,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似有千般无奈。

“朕刚接到奏报,朕的五叔周王朱橚,伙同朕的堂弟朱高煦,一起谋逆。”

说到此处,他微微顿了顿。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朕是于心不忍啊!”

他的语气悲戚无比:“皇爷爷将大明的江山社稷交给了朕。”

“大明千千万万的百姓都系于朕这一身。”

“九州万方都在朕身上担着。”

“朕奉天承运,代天牧民,又岂敢徇私?”

他的声音逐渐低沉,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旋即语气一转,道:“可他们一个是朕的亲叔叔,另一个又是朕的堂弟,与朕感情深厚,有若手足。”

“你们说,朕该如何办才好呢?”

此言一出,几位藩王的脸上,顿时都露出了惊喜之色,那喜色如暗夜中的明火,怎么也遮掩不住。

他们之前还一直忧心忡忡,担心周王朱橚和朱高煦的谋划能否成功。

此番敢前来摊牌逼宫,还是因为知晓朱允熥早已铁了心要撤藩,他们自认为已被逼到绝路,退无可退,只能孤注一掷。

此刻听到朱允熥这般说,他们心中顿时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他们看来,这必定是周王那边已然得手。

要不然,朱允熥不会摆出如此示弱的模样。

想当初,他对付秦王、晋王的时候,手段雷厉风行,可丝毫没有念及骨肉亲情。

如今却在这里哭诉不忍,他们怎会轻信。

他们笃定朱允熥定是被逼得无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